[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环保型抑菌丽彩混纺纱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0012.6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7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金凯震;葛晓红;王爱华;刘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04;D02G3/12;D02G3/40;D06M15/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环保 型抑菌丽彩 混纺 纱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环保型抑菌丽彩混纺纱线,包括纱线主体、丽彩纤维、金属纤维单丝、腈纶纤维单丝,所述纱线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棉纤维单丝,且棉纤维单丝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腈纶纤维单丝,所述棉纤维单丝的两侧均设置有丽彩纤维,所述丽彩纤维和腈纶纤维单丝之间均设置有导电纤维单丝,所述丽彩纤维的外侧设置有海藻纤维,且海藻纤维远离丽彩纤维的一侧均匀设置有金属纤维单丝,所述金属纤维单丝远离海藻纤维的一侧设置有胶黏纤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海藻纤维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金属纤维单丝,提高本产品的抗拉扯能力,不易损坏,同时在金属纤维单丝的外侧设置有胶黏纤维,提高本材料内部结构的稳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环保型抑菌丽彩混纺纱线。
背景技术
丽彩混纺即混纺化纤织物,是丽彩纤维、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纺织材料,但是现有的丽彩混纺纱线存在一下几点缺陷:
1、传统的丽彩混纺纱线不具有环保抑菌的功效,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2、传统的丽彩混纺纱线不具有抗静电能力,制成的衣物会携带大量静电。
3、传统的丽彩混纺纱线结构强度差,抗拉扯能力差,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环保型抑菌丽彩混纺纱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有环保抑菌的功效,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不具有抗静电能力,制成的衣物会携带大量静电和结构强度差,抗拉扯能力差,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环保型抑菌丽彩混纺纱线,包括纱线主体、丽彩纤维、金属纤维单丝、腈纶纤维单丝,所述纱线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棉纤维单丝,且棉纤维单丝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腈纶纤维单丝,所述棉纤维单丝的两侧均设置有丽彩纤维,所述丽彩纤维和腈纶纤维单丝之间均设置有导电纤维单丝,所述丽彩纤维的外侧设置有海藻纤维,且海藻纤维远离丽彩纤维的一侧均匀设置有金属纤维单丝,所述金属纤维单丝远离海藻纤维的一侧设置有胶黏纤维。
优选的,所述纱线主体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光触媒涂层,且光触媒涂层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预留槽,同时预留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纳米银纤维单丝,预留槽在光触媒涂层的表面呈等间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纳米银纤维单丝与预留槽之间呈镶嵌结构。
优选的,所述胶黏纤维远离金属纤维单丝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孔涤纶纤维单丝,且多孔涤纶纤维单丝关于纱线主体的中心位置处呈同心圆排列。
优选的,所述金属纤维单丝之间均匀设置有甲壳素纤维单丝 ,且甲壳素纤维单丝之间均设置有竹纤维单丝,甲壳素纤维单丝和竹纤维单丝在金属纤维单丝之间呈交错排列。
优选的,所述棉纤维单丝、丽彩纤维和腈纶纤维单丝的外侧壁上皆均匀设置有聚氨酯阻燃层,棉纤维单丝、丽彩纤维和腈纶纤维单丝之间呈捻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环保型抑菌丽彩混纺纱线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纱线主体的表面设置有光触媒涂层,且光触媒涂层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预留槽,同时预留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纳米银纤维单丝,使得本产品具有抑菌杀菌和除臭的能力,并且在丽彩纤维的外侧设置有海藻纤维,在金属纤维单丝之间设置有甲壳素纤维单丝,海藻纤维和甲壳素纤维单丝具有环保性强,可以降解的能力。
2、通过在丽彩纤维和腈纶纤维单丝之间均设置有导电纤维单丝,使得本产品具有抗静电的能力,制成衣物穿着时不会因为摩擦携带大量静电,同时在纱线主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孔涤纶纤维单丝,使得本产品吸水性和透气性更好,并且竹纤维单丝是一种天然材料,具有抑菌、除螨和抗紫外线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0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