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路救援运输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28790.1 | 申请日: | 2019-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3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囡;王俊杰;孟丽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囡 |
| 主分类号: | B60P3/12 | 分类号: | B60P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小***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救援 运输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公路救援运输车,包括车头,所述车头一侧的底部安装有后车体,所述车头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警示灯,所述后车体顶部靠近车头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伺服电机、第一滑槽、第二滑块、丝杠轴、丝杠套管、挡轮板、第一滑块、第二滑槽和第二电动气缸的相互配合,对事故车辆的车轮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其位置发生偏移,同时无需操作人员手动通过锁链对其位置进行固定,节省大量的操作时间,通过照明灯在夜晚对操作进行照明,扩大操作人员的操作视野,同时对后面车辆进行提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救援运输车技术领域,具体为公路救援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等作为代步工具越来越普及,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道路拥堵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的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尤其是交通事故所引发的道路拥堵,常常会长达数个小时之久,处理事故车辆的时往往需要用到救援运输车,它可以快速的将事故车辆或物资进行转移,在运输车转移事故车辆时,需要对车轮进行固定,现有的处理方式都是操作人员手动通过锁链对车轮进行固定,操作较为费力,时间较长,且运输车辆大多车尾缺少照明设备,夜晚操作时,操作人员观察视野较小,且过往车辆较多,易发现二次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公路救援运输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公路救援运输车,包括车头,所述车头一侧的底部安装有后车体,所述车头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警示灯,所述后车体顶部靠近车头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仓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安装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输出端的底部设置有起重吊钩,所述后车体顶部靠近支撑柱一侧的一端安装有救援用品放置箱,所述后车体顶部远离支撑柱一侧的两端安装有挡板,所述后车体的顶部远离车头的一侧均匀安装有第一电动气压缸,多组所述第一电动气压缸的顶部共同安装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内部两侧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动气缸,所述第一调节槽内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电动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槽两侧的一端对称安装有与第二滑槽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调节槽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调节槽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丝杠轴,所述丝杠轴的外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外螺纹,所述丝杠轴外侧对称设置有与外螺纹相互适配的丝杠套管,所述丝杠套管的顶部安装有挡轮板,所述第二调节槽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滑槽,所述丝杠套管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滑槽相互配合,所述挡板远离车头一侧两端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照明灯,所述后车体两端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三电动气缸,所述车头内部的操作台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第一电动气压缸、照明灯、驱动电机和警示灯、第三电动气缸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动气缸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耐磨垫。
优选的,所述安装仓内部四角处皆设置有减震消音棉。
优选的,所述救援用品放置箱正面一端的一侧铰接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挡板的两侧皆设置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挡轮板的顶部倾斜向下。
优选的,两组所述挡板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囡,未经张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8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影像科用人体俯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文学对比学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