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紊流减阻增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8305.0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5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峰;李佳兴;颜嘉松;王进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蓝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D1/00 | 分类号: | F15D1/00;F16F15/04;F04D25/04;F03B13/00 |
代理公司: | 11496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罗山街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阻 增压箱 水泵 水管 紊流箱 水动 内部设置 增压机构 减震轴 箱内壁 外壁 紊流 本实用新型 转子 弹性结构 使用寿命 左右两侧 镂空 固定块 入水口 箱右端 旋转块 上端 增压 风扇 弹块 顶槽 缓冲 履带 上壁 箱门 转叶 预留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紊流减阻增压机构,包括增压箱,所述增压箱内壁上端通过固定块固定有减震轴,所述水泵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水管,所述水动箱内部设置有转叶,所述增压箱外壁前端镂空设置有风扇,所述水动箱内壁安装有弹块,所述水动箱右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的右端相连,所述增压箱后端设置有箱门,所述第一履带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转子,所述增压箱外壁右侧通过水管与紊流箱的入水口相连,所述紊流箱内部设置有减阻转,且减阻转通过旋转块与紊流箱相连,所述减阻转内部预留有减阻管,所述增压箱上壁开设有顶槽。该紊流减阻增压机构,通过减震轴的弹性结构,使水泵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得到缓冲,能大大的增加了水泵和水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紊流减阻增压机构。
背景技术
紊流减阻增压机构是一种工业加工与生产常用的装置,能够增加液体压强和紊流的效果,在改善流体的同时还具有易清洁、散热、减震等功效大大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目前的工业生产行业中,对于生产机器的保养基本都是简而又简,大多数机器的使用年限都达不到额定的年限,从而大大的增加了成本,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紊流减阻增压机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紊流减阻增压机构,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震动,不易清洁,无法散热导致装置加速老化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紊流减阻增压机构,包括增压箱,所述增压箱内壁上端通过固定块固定有减震轴,且减震轴下端连接圆盘,并且圆盘上端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水管,且水泵左侧下端通过水管安装有水动箱,所述水动箱内部设置有转叶,所述增压箱外壁前端镂空设置有风扇,且风扇通过连接轴与转叶相连,所述水动箱内壁安装有弹块,且弹块下方安装有弹簧,所述水动箱右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的右端相连,所述增压箱后端设置有箱门,且箱门通过焊接块与第一履带相连,所述第一履带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转子,且转子中间通过转轴相互相连,并且转子前侧上部安装有第二履带,同时第一履带与第二履带中间安装有防尘布,所述增压箱外壁右侧通过水管与紊流箱的入水口相连,所述紊流箱内部设置有减阻转,且减阻转通过旋转块与紊流箱相连,所述减阻转内部预留有减阻管,所述增压箱上壁开设有顶槽。
优选的,所述减震轴包括外框、弹性片、内框和连接绳,且外框通过弹性片与内框相互连接,并且外框和内框的外侧均连接有连接绳。
优选的,所述圆盘通过减震轴与增压箱构成弹性结构,且圆盘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转叶、连接轴和风扇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转叶与风扇为顺时针旋转。
优选的,所述弹块设置有三个,且弹块通过弹簧与水动箱构成弹性结构,并且弹块的横截面为梯形。
优选的,所述防尘布与顶槽为对应关系,且防尘布通过转子和转轴与增压箱构成滑动机构,并且该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为左右滑动。
优选的,所述减阻转通过旋转块与紊流箱构成旋转结构,且减阻转内部的减阻管为螺旋向下的,并且减阻转与紊流箱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紊流减阻增压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紊流减阻增压机构,通过减震轴的弹性结构,来使圆盘能上下弹动,从而使水泵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得到缓冲,且不会因为剧烈震动导致水管损坏,能大大的增加了水泵和水管的使用寿命。
(2)、该紊流减阻增压机构,通过弹簧的弹性使弹块具有伸缩性,且弹块向外延伸的部分设计成坡面形状,来阻挡转叶顺时针旋转,从而使转叶只能逆时针旋转,且转叶转动带动风扇转动,从而达到为装置散热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蓝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蓝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8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步进式机构的传动系统及其能量回收系统
- 下一篇:外壳锁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