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7631.X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7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时达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8 | 分类号: | H01B7/28;H01B7/29;H01B7/02 |
代理公司: | 31260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成丽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芯 加热层 导热片 电缆外层 电缆 加热 相抵 电子通信领域 本实用新型 加热效率 热量传递 外部电源 对线 发热 接通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缆,包括电缆外层和设在所述电缆外层内的至少一个线芯,所述电缆外层内还设有环形加热层,各所述线芯均设在所述环形加热层中,所述环形加热层用于对所述线芯进行加热;所述电缆还包括:设在所述环形加热层内的至少一个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与所述线芯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导热片一侧与所述环形加热层相抵,另一侧与所对应的线芯相抵。环形加热层接通外部电源发热,对线芯进行加热,由于导热片的设置,可以快速地将环形加热层的发出的热量传递给对应的线芯,多个导热片可以将热量快速传递给每一个线芯,大大加快了环形加热层对各线芯的加热效率,使得电缆内的各线芯可以快速达到工作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
背景技术
在极寒的地区,由于温度极低,电缆内的电铜丝束外的保护层和部分橡胶材料会变得脆化、开裂,甚至出现自然开裂脱落的现象,不但电缆无法敷设施工,给需要在户外移动作业的设备运行带来困难,甚至根本就无法运行。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在极寒地区可以快速达到工作温度的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可以快速将电缆内的线芯加热至工作温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缆,包括电缆外层和设在所述电缆外层内的至少一个线芯,所述电缆外层内还设有环形加热层,各所述线芯均设在所述环形加热层中,所述环形加热层用于对所述线芯进行加热;所述电缆还包括:设在所述环形加热层内的至少一个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与所述线芯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导热片一侧与所述环形加热层相抵,另一侧与所对应的线芯相抵。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环形加热层接通外部电源发热,对线芯进行加热,由于导热片的设置,可以快速地将环形加热层的发出的热量传递给对应的线芯,多个导热片可以将热量快速传递给每一个线芯,大大加快了环形加热层对各线芯的加热效率,使得电缆内的各线芯可以快速达到工作温度。
另外,所述导热片包括:包覆所述线芯的环形部、与所述环形部连接的翅片部,所述翅片部与所述环形加热层相抵。翅片部用于将来自环形加热层的热量传递给环形部,环形部包覆线芯,可以对线芯的各个位置均匀的传导热量,提升加热效率。
另外,所述翅片部设有两个,相对的连接在所述环形部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环形加热层相抵,所述导热片还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翅片部相连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呈弧形设置,用于与所述环形加热层完全相抵。抵接部与环形加热层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更高效的将环形加热层的热量传递给翅片部进而传递给环形部,抵接部的设置可以提高对线芯的加热效率。
另外,所述抵接部朝两个所述翅片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导热片的抵接部相互抵触。抵接部的延伸进一步的增大了与环形加热层相抵的面积,而相邻的两个导热片的抵接部相互抵触是抵接部所延伸的最大量,抵接部的延伸进一步地提升环形加热层与抵接部的导热效率,进而提升对线芯的加热效率。
另外,所述环形加热层上具有若干凸起,所述抵接部上朝远离所述环形加热层的方向上形成多个凹陷,所述凹陷用于收纳所述凸起,且所述凸起与所述凹陷的内壁完全相抵。凸起和凹陷的配合可以增大抵接部与环形加热层的接触面积,一步地提升环形加热层与抵接部的导热效率,进而提升对线芯的加热效率。
另外,所述电缆还包括:设在所述环形加热层内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用于填充所述环形加热层内的空间,所述导热片与所述填充部相抵。填充部可以将导热片固定在环形加热层内。
另外,所述线芯包括:线芯本体和包覆在所述线芯本体外的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时达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时达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76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