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褐煤的干燥提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26282.X | 申请日: | 2019-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2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红;王泽南;王宁;王常胜;田艳玲;金前进;李玉云;湛燕;王贻蕊;原旭芳;李梅;阎煌煜;张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0L9/08 | 分类号: | C10L9/08;F26B1/00;F26B23/10;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14101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艳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04620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褐煤 初级干燥 干燥塔 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 传送带 保温 干燥提质装置 套管式搅拌器 水蒸气 粉碎机出口 干燥塔入口 干燥处理 节能高效 循环利用 依次连接 蒸发效率 粉碎机 换热量 冷凝水 闪发器 塔出口 预热管 预热 产率 热管 置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褐煤的干燥提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粉碎机、初级干燥塔、保温传送带、干燥塔、闪发器;粉碎机出口连接初级干燥塔,初级干燥塔内设置预热管和搅拌器,干燥塔内设置换热管和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为套管式搅拌器;初级干燥塔出口和干燥塔入口通过保温传送带连接,褐煤经过初级干燥塔和干燥塔进行两次干燥处理。本实用新型对褐煤进行了搅拌,增大了其预热及换热量,充分利用了褐煤蒸发出的大量水蒸气并对冷凝水进行了充足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褐煤的蒸发效率以及增强了工业产率,节能高效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褐煤的干燥提质装置,属于煤炭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褐煤已成为我国主要使用的煤,褐煤含水率高(15-60%),挥发成分高(>40%),因而褐煤的应用也受到了局限。对褐煤进行干燥提质是提高褐煤使用率的重要举措。
中国发明专利CN 102072627A中,详细阐明了如何利用褐煤中蒸发出来水蒸气进行循环利用,但是此发明中存在如下不足:1、只是将褐煤进行了一次干燥处理,干燥效率并不高。2、没有将褐煤进行搅拌,可能导致预热及蒸发并不充分。3、并没有将冷凝水进行重复利用,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褐煤的干燥提质装置,结合闪发器及热泵的特点,利用新设计的搅拌器共同作用形成一种新型的干燥提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褐煤的干燥提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粉碎机、初级干燥塔、保温传送带、干燥塔、闪发器;粉碎机出口连接初级干燥塔,初级干燥塔内设置预热管和搅拌器,干燥塔内设置换热管和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为套管式搅拌器;初级干燥塔出口和干燥塔入口通过保温传送带连接,褐煤经过初级干燥塔和干燥塔进行两次干燥处理;
干燥塔真空出口经管道与热泵入口相连,干燥塔的换热管产生的冷凝水经管道进入闪发器蒸发后进入预热管,预热管产生的冷凝水经管道进入闪发器蒸发后进入热泵入口,初级干燥塔气体出口与除尘器连接,初级干燥塔内产生的气体由除尘器除尘后进入真空泵,而后进入热泵入口,热泵将蒸汽源与进口处进入的蒸汽混合后进入密闭风泵增压混合,混合蒸汽经管道进入换热管。
进一步地,换热管与预热管均为并联方式,换热管与预热管均为并联方式,四根管为一组,分布形式呈圆周状分布,四根管均匀分布于圆周的四分之一处;即四根管围成一个圆圈;每根管的管径均为10cm,相邻两根管之间的距离为20m。
进一步地,搅拌器由内、外套管组成,搅拌轴内管固定在初级干燥塔或干燥塔的塔顶和塔底,搅拌轴外管的高度小于内管的高度,搅拌轴外管的中心处设有搅拌叶,搅拌轴外管上均匀分布着凸棱。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棱呈半球状,半径为5cm。
进一步地,搅拌叶的形状为U型,呈圆周状均匀分布四片,相邻两片搅拌叶之间的距离(在圆周面上的距离)为5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褐煤的干燥提质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
(1)将褐煤进行了两次干燥处理,干燥效率提高;
(2)将褐煤进行搅拌,预热及蒸发更加充分,提高褐煤干燥提质的效率;
(3)将冷凝水进行重复循环利用,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褐煤干燥提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搅拌轴的剖视图;
图3为搅拌轴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6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程控式沼渣燃料梯级脱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及其复合剂联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