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注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5104.5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4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平;陈峰;王东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筑升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9 | 分类号: | E01C23/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注浆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注浆管,涉及道路深层病害注浆修复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贯穿箱体的内侧壁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传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固定轮,固定轮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圈,连接圈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调节筒,箱体的底面开设有条形孔,调节筒的底端贯穿条形孔并延伸至箱体的下方,箱体的一侧面设有握把,握把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远离握把的一端和第二固定杆远离握把的一端均贯穿箱体的外表面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该多功能注浆管,具备长度可调节和角度可调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深层病害注浆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注浆管。
背景技术
各级道路养护阶段,在对一些结构层和地基薄弱区域进行加固处理时,一般都会采用注浆管将浆液灌输到该相应的地段或土层内进行加固。
施工时在指定注浆位置先进行钻孔,然后将注浆管插入到该孔中进行注浆作业,随着道路养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结构的注浆管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其要求,由于现有结构的注浆管长度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因此在一些特殊地段进行注浆时,会遇到浆液扩散范围和注浆深度难以控制、注浆管长度不够与角度不合适的问题,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种多功能注浆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注浆管,具备长度可调节和角度可调节的优点,解决了在道路注浆过程中,浆液扩散范围和注浆深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注浆管,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贯穿箱体的内侧壁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固定轮,所述固定轮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调节筒,所述箱体的底面开设有条形孔,所述调节筒的底端贯穿条形孔并延伸至箱体的下方,所述箱体的一侧面设有握把,所述握把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握把的一端和第二固定杆远离握把的一端均贯穿箱体的外表面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贯穿限位孔并延伸至固定轮的另一侧。
所述调节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上方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调节筒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浆管,所述调节筒的下方设有喷浆筒,所述螺纹管远离减速电机的一端一次贯穿密封板的上表面、调节筒的内顶壁和喷浆筒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喷浆筒的内部,所述喷浆筒与螺纹管相接触处套设有与螺纹管外表面相适配的螺纹,所述喷浆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喷浆孔,所述螺纹管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喷浆筒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钻头的底端角度为三十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钻头呈三十度可以减少钻头在工作过程中阻力,提高钻头整体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喷浆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贯穿调节筒的底面并延伸至调节筒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杆可以避免调节筒发生空转,避免调节筒无法正常推出,提高了调节筒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筒的内部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一端贯穿调节筒的内侧壁并延伸至调节筒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散热管可以避免调节筒的内部在未工作时形成潮湿,加快了调节筒内部的热量散发,避免对减速电机造成腐蚀,提高了减速电机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的内部设有过滤网环,所述过滤网环的外表面与散热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筑升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筑升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5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