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锚杆的分体装配式对中支架及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4117.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涂兵雄;贾金青;蔡燕燕;刘士雨;俞缙;程继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体 装配式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锚杆的分体装配式对中支架,一种用于锚杆的分体装配式对中支架,包括T型塞,托架和锁环,T型塞由托筋体与锥形锁舌构成的锁头和塞柱组成,托筋体与锥形锁舌之间形成环形锁缝,锁环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套设在锥形锁舌外,所述塞柱上环设有T形卡槽,T形卡槽从所述塞柱轴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所述T形卡槽从塞柱的外壁向中心延伸,托架包括两个半筒状托架,在托架的内壁设有T形卡轨,T形卡轨与所述塞柱上的所述T形卡槽相配合,托架轴向的一端设有导向板。本实用新型的T型塞,托架和锁环,采取分体装配式结构,现场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安装十分方便,可模块化、标准化,可批量加工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锚杆的分体装配式对中支架及锚杆。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支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木、水利、矿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建设中,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传统拉力型锚杆为例,其由自由段和锚固段组成,其中锚固段是依靠锚杆筋体与灌浆体的粘结作用将荷载进一步传递给灌浆体与土体的界面,从而保证锚杆的抗拔承载力。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现有锚杆大多采用直径6mm光圆钢筋焊接对中支架(钢筋杆体使用居多)或采用塑料卡盘进行对中(钢绞线杆体使用居多),使得锚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潜在风险:(1)光圆钢筋焊接对中支架由于是靠钢筋支撑杆体重量,土层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或采用非干作业钻孔时,钢筋支架极易沉陷入孔壁土体,难以保证杆体居中,甚至导致杆体贴在孔壁上,导致杆体无法和灌浆体充分粘结,承载力大大降低,而且焊接钢筋支架需要大量的钢筋切割、弯曲及焊接工作量;(2)塑料卡盘支架厚度仅3-5mm,强度和硬度十分有限,在杆体自重作用下,极易弯曲变形,导致杆体靠近甚至贴近孔壁土体。上述施工现象会使得锚杆杆体严重偏离钻孔中心位置,甚至贴在钻孔孔壁上,导致锚杆杆体与灌浆体的粘结力显著降低,极易出现锚杆杆体被拔出的破坏现象。
而对于具有显著承载力优势的拉压复合型锚杆(如专利号:ZL201420450678.5所公开),由于锚杆杆体上设计有固定的承压钢板(钢板直径小于锚杆钻孔直径),施工过程中如果无法保证锚杆杆体对中,必然导致承压钢板在钻孔内无法居中,会引起诸多施工问题。比如,因锚杆杆体不对中,承压钢板会下沉至钻孔底的孔壁,锚杆杆体在下放钻孔过程中,会导致承压钢板削切孔壁土体,产生大量的土渣且堆积在承压板两侧,后期注浆过程中难以有效将承压板前后的土渣清除干净,直接导致锚杆承受荷载时,承压锚固段(位于承压板前)注浆体因夹土夹泥出现受压承载力不足,受拉锚固段(位于承压板后)注浆体因夹土夹泥与锚杆杆体的握裹力降低,进而导致锚杆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寻求能有效保障锚杆杆体居中且施工便捷的对中支架,对锚杆的施工效率及工程安全极其重要。基于以上问题及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锚杆对中支架无法严格保证杆体对中而导致锚杆杆体和灌浆体界面承载力不足,及对中方法繁琐导致施工麻烦的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分体加工、快速装配、有效保证锚杆杆体在钻孔内居中的分体装配式对中支架。本实用新型还在于提出一种采用该对中支架的锚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4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