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梁柱节点钢筋过密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1035.0 | 申请日: | 201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3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崔志杰;王钦;王丹伟;张稳;胡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41102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继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杆 套管 辅盘 管身 钢筋密集区 冲头 杆身 本实用新型 梁柱节点 拔出 钢筋 穿过 混凝土振捣 冲杆端部 辅助工具 前端设置 一次浇筑 梁柱 振捣 保证 外部 施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梁柱节点钢筋过密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包括冲杆和设置在所述冲杆外表面且与所述冲杆相配合的套管,所述冲杆包括杆身、位于所述杆身一端的第一辅盘和位于所述杆身另一端的冲头,所述套管包括管身和位于所述管身一端的第二辅盘,所述冲头穿过所述管身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管身另一端的外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实现了梁柱一次浇筑,既保证了振捣质量,有保证了节点钢筋不被破坏,冲杆端部冲头的设置,便于冲杆穿过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区,所述套管前端设置的倒15°角,便于将套管带入钢筋密集区,第一辅盘的设置,便于将冲杆打入钢筋密集区并拔出冲杆,第二辅盘的设置,便于施工完成后将套管拔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梁柱节点钢筋过密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是在混凝土受拉区与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因此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振捣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一般情况下梁柱节点处钢筋比较密集,尤其在车库、人防等叫重要的建筑物梁柱节点处不仅钢筋配筋量大,钢筋层数较多,钢筋间距较小。钢筋之间的间距往往只有30-40mm,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用混凝土振捣棒为ZN50型,振捣棒直径为50mm,无法穿透梁柱节点钢筋,对梁柱节点下部柱进行振捣。常规方法是1、先浇筑柱混凝土在梁底50-100mm处预留施工缝,然后在施工梁板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2、在梁下柱顶部位预留浇捣口进行振捣,待柱浇筑完毕将浇捣口封闭,在浇筑节点及梁板混凝土。这两种方法费工费时,增加了施工工序,并且提高了施工成本,延缓了工期。更有甚者有些工人违规操作将节点处钢筋用钢管撬开,将振捣棒插入,不因对节点处钢筋造成了破坏,还会因为钢筋过密导致振捣棒无法拔出,留在混凝土中,给工程质量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梁柱节点钢筋过密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梁柱节点钢筋过密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包括冲杆和设置在所述冲杆外表面且与所述冲杆相配合的套管,所述冲杆包括杆身、位于所述杆身一端的第一辅盘和位于所述杆身另一端的冲头,所述套管包括管身和位于所述管身一端的第二辅盘,所述冲头穿过所述管身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管身另一端的外部。
所述管身另一端端部的倒角为13~17°。
所述管身另一端端部的倒角为15°。
所述管身的内径大于所述杆身外径。
所述第一辅盘的外径大于所述管身的外径,所述第二辅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辅盘的外径。
所述第二辅盘中心处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杆身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一辅盘外径。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实现了梁柱一次浇筑,既保证了振捣质量,有保证了节点钢筋不被破坏,冲杆端部冲头的设置,便于冲杆穿过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区,所述套管前端设置的倒15°角,便于将套管带入钢筋密集区,第一辅盘的设置,便于将冲杆打入钢筋密集区并拔出冲杆,第二辅盘的设置,便于施工完成后将套管拔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冲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冲杆1、套管2、第一辅盘3、杆身4、冲头5、第二辅盘6、管身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1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