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螺旋输送器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0106.5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1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葛军;李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联康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4 |
代理公司: | 11768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常雪<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龙 壳体 传输 逐渐减小 输送槽 本实用新型 壳体内壁 锥形结构 半密闭 导向槽 开口 螺旋输送器 圆柱形结构 顶部开口 壳体封闭 壳体内部 物料传输 新型螺旋 输送器 中心处 封闭 贯穿 外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螺旋输送器外壳,包括传输绞龙和壳体,壳体采用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壳体内部设置有输送槽,传输绞龙位于输送槽中心处,输送槽底部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贯穿输送槽,壳体的一端采用半密闭锥形结构,其内径逐渐减小,壳体的开口部分采用窄缩结构,其内壁与传输绞龙的距离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螺旋输送器,壳体的一端采用半密闭锥形结构,其内径逐渐减小,壳体的开口部分采用窄缩结构,便于封闭物料,使物料不会向外部分散,且可以使壳体内壁与同样逐渐减小的传输绞龙前端相配合,使传输绞龙与壳体内壁的间隙较小,从而使得传输绞龙前端周围的物料被壳体封闭,容易被传输绞龙推动前进,提升物料传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旋输送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螺旋输送器外壳。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机在输送形式上分为有轴螺旋输送机和无轴螺旋输送机两种,在外型上分为U型螺旋输送机和管式螺旋输送机,有轴螺旋输送机适用于无粘性的干粉物料和小颗粒物料;而无轴螺旋输送机适合输送机由粘性的和易缠绕的物料;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是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螺旋输送机输送,使物料不与螺旋输送机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输送机机壳对物料的摩擦阻力。螺旋输送机旋转轴上焊的螺旋叶片,叶片的面型根据输送物料的不同有实体面型、带式面型、叶片面型等型式;
而螺旋输送器外壳是用于螺旋输送器的外壳,现有的外壳大多结构简单,外壳整体采用半密闭、统一内径的结构,由于螺旋输送器的传输绞龙传输直径沿传输方向逐渐减小,导致传输绞龙与壳体内表面的间隙逐渐增大,不利于输送机的输送,且现有外壳上的导向槽采用方形结构,使得传输绞龙在转动时,物料中的灰尘容易堆满导向槽,使壳体底部变成一个平滑的圆形,导向槽失去作用,从而导致物料被传输绞龙带向四周,而不向前移动,使得输送机的输送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螺旋输送器外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螺旋输送器外壳,包括传输绞龙和壳体,所述壳体采用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输送槽,所述传输绞龙位于所述输送槽中心处,所述输送槽底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输送槽,所述壳体的一端采用半密闭锥形结构,其内径逐渐减小。
其中,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分采用窄缩结构,其内壁与所述传输绞龙的距离逐渐减小。
其中,所述导向槽由一个竖直设置的侧面和一个圆弧形的底面组成,所述导向槽的底面与导向槽竖直的侧面底部连接。
其中,所述导向槽上圆弧形底面与所述传输绞龙的轴心距离沿所述传输绞龙的旋转方向逐渐增加。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一端采用半密闭锥形结构,其内径逐渐减小,壳体的开口部分采用窄缩结构,其内壁与传输绞龙的距离逐渐减小,这样半封闭、逐渐变窄锥形的壳体结构便于封闭物料,使物料不会向外部分散,且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壳体内壁与同样逐渐减小的传输绞龙前端相配合,使传输绞龙与壳体内壁的间隙较小,从而使得传输绞龙前端周围的物料被壳体封闭,容易被传输绞龙推动前进,提升物料传输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槽由一个竖直设置的侧面和一个圆弧形的底面组成,导向槽的底面与导向槽竖直的侧面底部连接,导向槽上圆弧形底面与传输绞龙的轴心距离沿传输绞龙的旋转方向逐渐增加,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传输绞龙在转动时,导向槽中竖直的侧面可以挡住物料中的灰尘,并在周围物料的带动下,使其沿轴向向前移动,保证导向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端端口处俯视图;
图3为对比例1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联康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联康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0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轴径绞龙输送装置
- 下一篇:搅拌站螺旋上料机的检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