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踝运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18449.8 | 申请日: | 2019-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6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 代理公司: | 21107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涛 |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脚踝运动器 腿套 铰接设置 脚托 立杆 电动伸缩推杆 辅助设备 功能恢复 脚踝 轻便 下端 | ||
脚踝运动器属于脚踝功能恢复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脚踝运动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实用的脚踝运动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腿套,其特征在于:腿套后部与一立杆相连,立杆下端铰接设置有脚托,腿套前端和脚托前端之间铰接设置有电动伸缩推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踝功能恢复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脚踝运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脚踝的功能恢复或拉伸治疗的医疗设备种类繁多,能够缓解病患脚踝疲劳的按摩仪器也很多,但是它们都有很多设计缺陷,以至于不能真正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功效,同时,由于这些产品设计的理念过于商业化,导致很多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华而不实”,或者根本就不能用于医疗领域。
对于一些脚踝无法主动运动的患者,如:1、心脏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手术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几天乃至几周的卧床,同时患者不得移动股动脉置管的下肢,以免引发鞘管脱出造成出血、感染或气囊破裂等不良后果。但下肢长时间不动,将引起患者动脉血栓、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及下肢疲劳,尤其是老龄患者术后产生的此类并发症尤为明显。这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康复速度,也增加了患者的不适。
2、针对脚踝骨扭伤或脚部肌肉拉伤的康复治疗一般都采用主动式压迫或拉伸的器具,各种“脚踝关节康复训练器”都没有考虑到治疗前期和中期的基本活动训练,因为很多脚部病患在康复前期都无法灵活实现最基本的踝关节运动。
上述两种情况的患者,都无法主动运动脚踝,因此,市面上需要一种被动式的脚踝运动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实用的脚踝运动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腿套,其特征在于:腿套后部与一立杆相连,立杆下端铰接设置有脚托,腿套前端和脚托前端之间铰接设置有电动伸缩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腿套由与电动伸缩推杆相连的前半圆和与立杆相连的后半圆组合而成;前半圆和后半圆的端部设置有相对应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相对应的通孔;前半圆和后半圆通过通孔内的螺栓组件连接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柔性垫,柔性垫上也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托包括与立杆相连的后跟托和与电动伸缩推杆相连的脚掌托,脚掌托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与后跟托上的滑槽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脚掌托上设置有脚绑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脚托底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推杆的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方案,所述立杆上设置有与立杆配合的升降滑套,升降滑套上设置有腿绑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方案,所述立杆内侧设置有T型导槽,所述腿套上设置有于T型导槽配合的T型导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牢固、重量轻、佩戴方便、调节简单,解决了患者在治疗前期、中期面临的无法主动运动的问题,适用于手术或保守治疗后脚踝相关功能的恢复、缓解因治疗因素导致腿部不能移动造成的僵持疲劳、促进脚踝骨折或韧带损伤后的被动式活动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伸缩推杆伸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伸缩推杆缩回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伸缩推杆缩回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脚托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8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