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箱式消力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7543.1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1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沈智敏;闫毅志;苏志敏;邵维志;刘晓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流板 消力池 本实用新型 箱式单元 圆孔 底板 等距布置 条孔 水利工程领域 消力池底板 冲击压力 高速水流 能量集中 施工工序 施工进度 下游河道 抗冲击 边墙 侧板 错缝 冲刷 焊接 建筑物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箱式消力池,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边墙、尾槛等部件;尾槛设置在消力池末端,在消力池内沿底板等距布置消力池箱式单元,箱式单元由三块过流板,分别是过流板Ⅰ、过流板Ⅱ、过流板Ⅲ等距布置组成正面抗冲击消力面板,过流板Ⅰ、过流板Ⅱ上开有条孔,且条孔在两块过流板上错缝布置,过流板Ⅲ上均匀分布圆孔,由两块开有圆孔的侧板和一块开有圆孔的顶板与过流板Ⅰ、过流板Ⅱ、过流板Ⅲ焊接组成一个封闭的箱式单元。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高速水流作用下,能量集中导致消力池底板冲击压力及下游河道建筑物造成严重冲刷的问题,大大缩短了消力池结构尺寸,简化了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箱式消力池,属于水利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消力池是促使泄水建筑物下游产生底流式水跃的消能设施。其作用是消除水流的多余能量,通过采取相应的消能、防冲设施、保护河床及岸坡。随着水电开发的大力发展,泄洪消能一直是作为水利工程界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以前出于经济及工程布置方面考虑,对处在高山峡谷地区常采用挑流式消能,但由于水舌在空中的扩散掺气,不可避免带来雾化问题,对工程造成极大影响。传统的面流式和底流式消能型式都对底板的抗冲击作用大,常常造成下游河岸冲刷破坏。所以为了保护整个泄水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必须对消力池采取保护措施。如不选取高效能率的消力池布置形式,将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本专利由国家基金项目(51569011)资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箱式消力池,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高速水流作用下,能量集中导致消力池底板冲击压力及下游河道建筑物形成严重的冲刷现象,有效的控制雾化且保证消力池内水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减少消力池常年的维护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箱式消力池,包括底板、边墙、尾槛、过流板Ⅰ、过流板Ⅱ、过流板Ⅲ、顶板、侧板、条孔、圆孔10;
所述底板、边墙为消力池的底板和边墙,尾槛设置在消力池末端。在消力池内沿底板等距布置消力池箱式单元,各单元固定于消力池底板上。所述的箱式单元由三块过流板,分别是过流板Ⅰ、过流板Ⅱ、过流板Ⅲ等距布置组成正面抗冲击消力面板,过流板Ⅰ、过流板Ⅱ上开有条孔,且条孔在两块过流板上错缝布置,过流板Ⅲ上均匀分布圆孔,由两块开有圆孔的侧板和一块开有圆孔的顶板与过流板Ⅰ、过流板Ⅱ、过流板Ⅲ焊接组成一个封闭的箱式单元。
优选地,所述的过流板Ⅰ为钢制,其厚度可为4cm-6cm,形状为矩形,过流板Ⅰ的长度小于消力池宽度60cm-80cm;高度比尾槛高30cm-60cm,过流板Ⅰ上等距布置条孔,相邻两条孔之间的间距为一倍条孔宽度,过流板Ⅰ与底板垂直且固定在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过流板Ⅱ为钢制,其厚度为4cm,形状为矩形,过流板Ⅱ的长度和高度同过流板Ⅰ相对应。过流板Ⅱ上等距布置条孔,相邻两条孔之间的间距为一倍条孔宽度,且过流板Ⅰ与过流板Ⅱ上所开的条孔为错缝布置。过流板Ⅱ与底板垂直且固定在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过流板Ⅲ为钢制,其厚度可为3cm,形状为矩形,过流板Ⅲ的长度和高度同过流板Ⅰ、过流板Ⅱ相对应。过流板Ⅲ上均匀布置圆孔。过流板Ⅲ与底板垂直且固定在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过流板Ⅰ、过流板Ⅱ、过流板Ⅲ之间的布置间距可为15cm-30cm。
优选地,所述的顶板为钢制,其厚度可为1cm-2cm。顶板的长度为过流板Ⅰ、过流板Ⅱ、过流板Ⅲ的长度,宽度为三块过流板的宽度及它们之间的间距总和。顶板上均匀布置圆孔。顶板与过流板Ⅰ、过流板Ⅱ、过流板Ⅲ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侧板为钢制,其厚度可为1cm-2cm。侧板的长度为三块过流板的高度,宽度为三块过流板的宽度及它们之间的间距总和。侧板上均匀布置圆孔,侧板与过流板Ⅰ、过流板Ⅱ、过流板Ⅲ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7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流反转消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引水隧洞仰拱模板抗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