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型的厢式货车减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7276.8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6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民;毛玲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2D37/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型的厢式货车减阻结构,其中,厢式货车车厢的两侧面和上表面同时分布有多个V型减阻单元,V型减阻单元包括尖端朝向车子行进方向的一前V面和一后V面,前V面和后V面分别都由两块与车厢表面垂直的矩形面拼接而成,前V面和后V面前后排列且两个V面间通过各自后端的矩形边相互拼接,V型减阻单元上表面为同时与前V面和后V面适应性拼接的V型面,通过仿真模拟试验可得到,采用上述V型减阻单元的整体减阻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简单几何形状的减阻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配件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优化厢式货车气动阻力系数的减阻结构。
背景技术
发达国家的公路运货车中,重型厢式货车的比例在90%以上,在我国重型厢式货车在货物运输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厢式货车作为物流运输环节中的重要交通工具,其气动阻力系数的优化引起车辆制造行业的关注,气动阻力系数优化后的厢式货车所受空气阻力会有所降低,进一步可提高车辆行进的稳定性,减少车辆油耗成本,甚至在车辆速度控制上具有优势。
为此,许多用于改善厢式货车气动阻力系数的措施被提出,其中,在厢式货车上增加涡流发生器是一种常见的改良方法。涡流发生器是汽车行业中一种很有潜力的气动减阻装置,该装置由美国联合飞机公司的Bmynes和Tayler于1974 年首次提出,其利用生成的流向涡使边界层内部低速气流与外部高速气流进行能量交流,从而实现控制流动分离和降低气动阻力的目的,涡流发生器的加装可以减小货车尾部涡流区的面积和强度,可以使尾部气流延迟分离,进而减小货车前后压差阻力。
目前,国内对于涡流发生器对厢式货车气动特性影响的研究较少,若仅仅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或在厢式货车上进行简单的涡流发生器布置,其带来的减阻效果并不明显,有的甚至可能会产生反作用,因此本发明人提出一种特殊构造的涡流发生器,并对该涡流发生器的减阻效果与其他简单几何形状的涡流发生器进行仿真模拟比较,确定较优的涡流发生器设计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厢式货车并安装在车辆运输车厢表面上的减阻结构,通过该减阻结构可改善厢式货车气动阻力系数,进而实现车辆整体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V型的厢式货车减阻结构,其具体为:厢式货车车厢的两侧面和上表面同时分布有多个V型减阻单元,所述V型减阻单元包括尖端朝向车子行进方向的一前V面和一后V面,所述前V面和所述后V面分别都由两块与车厢表面垂直的矩形面拼接而成,所述前V面和所述后V面前后排列且两个V面间通过各自后端的矩形边相互拼接,所述V型减阻单元上表面为同时与所述前V面和所述后V面适应性拼接的V型面,车头顶与车厢顶的水平高度差为H,V型减阻单元的高度为h,H/h=50/3。
较佳的,多个所述V型减阻单元分别在所述两侧面和所述上表面上一字排列形成减阻单元条,两侧面的减阻单元条分别对接在所述上表面的减阻单元条的两端,三条减阻单元条所在平面和厢式货车行进方向垂直。
较佳的,所述减阻单元条分布在车厢后端并贴近所述车厢后端面的边缘。
较佳的,所述矩形面拼接处为圆滑的弧形拼接,所述V型面和所述矩形面拼接处同样为圆滑的弧形拼接。
较佳的,所述前V面两矩形面间夹角为α=45°。
较佳的,所述后V面两矩形面间夹角为β=60°。
较佳的,相邻V型减阻单元间间隙宽度为W,V型减阻单元的宽度为w,则W/w=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7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均温型储能预制舱
- 下一篇:一种智能呼吸窗的呼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