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蝶形铝制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16482.7 | 申请日: | 2019-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7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丁林聚;黄子春;吴斯婷;季旸;侯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D3/362 | 分类号: | E04D3/362 |
| 代理公司: | 11004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娓娓 |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件 棘爪 端部弯折 上夹片 下夹片 底板 连接结构 内侧表面 膨胀橡胶 上半扣件 承件 蝶形 卡边 铝制 防水 本实用新型 传统屋面 单向滑动 棘轮机构 聚碳酸酯 连接方式 屋面防水 屋面檩条 原理设计 上半部 屋面板 下半部 中空板 形变 钻孔 方管 卡固 卡头 伸入 托板 咬合 檩条 | ||
一种蝶形铝制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连接件下半承件和上半扣件,下半承件包括底板和下夹片,底板的两个端部弯折形成托板,下夹片的上半部内侧表面设有下棘爪,上半扣件包括顶板和上夹片,顶板的两个端部弯折形成卡边,卡边的端部弯折形成卡头,上夹片的下半部内侧表面设有上棘爪。上夹片伸入下夹片之间向下单向滑动,上棘爪向下与下棘爪咬合卡固。连接结构还包括屋面板、防水膨胀橡胶条、屋面檩条和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将聚碳酸酯中空板通过蝶形铝制连接件和防水膨胀橡胶条固定在方管上,无需在板材上钻孔,仿照棘轮机构原理设计的连接方式满足了屋面防水要求和形变要求,克服了传统屋面板与檩条间连接的缺点,连接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板连接件,特别是一种蝶形铝制屋面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尤其是体育场馆类建筑造型和功能的日趋复杂,对屋面材料的固定方式提出了简洁、环保、节能、防水、变形等更高的要求。传统屋面板与檩条间的连接往往采用在板材上钻孔通过连件连接。其中钻孔往往会伤害板材的承载力,还需要对板材进行特殊加工,开洞还会存在偏差进而造成的材料损耗,板材一经固定胀缩形变对后期造型影响大,后续进行位置调整也非常不便,一经安装不能拆卸或无法重复利用不符合绿色环保。特别是在一些异形屋面连接中,由于板材斜交处的屋面结构连接复杂,无法使用带直立锁边的屋面板,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安装简单,连接固定位置可调整,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并且美观能够满足异型板材连接固定需求的连接紧固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蝶形铝制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要解决现有屋面板与檩条连接对板材直接钻孔损坏板材承载力,对屋面板进行特殊加工费时费力,板材开洞存在偏差进而造成的材料损耗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传统固定方式施工难度大,板材一经固定胀缩形变对后期造型影响大,施工板材一经安装不能拆卸或无法重复利用不符合绿色环保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蝶形铝制连接件,包括铝制并配合的下半承件和上半扣件,所述下半承件包括底板和底板中部向上伸出的两道间隔设置的竖向的下夹片,所述底板的两个端部分别上凸弯折形成两个水平的托板,所述托板的两个端部竖直向下弯折形成下弯边,所述下夹片的上半部内侧表面设有向下凸立锯齿状的下棘爪。
所述上半扣件包括顶板和顶板中部向下伸出的两道间隔设置的竖向的上夹片,所述顶板的两个端部分别向下弧形弯折形成两个弧形的卡边,所述卡边的端部水平向内弯折形成卡头,所述上夹片之间设有水平的加强板,所述上夹片的下半部内侧表面设有向上凸立锯齿状的上棘爪。
所述下夹片的宽度大于上夹片的宽度,所述上夹片伸入下夹片之间向下单向滑动,上棘爪向下与下棘爪咬合卡固。
所述下弯边的下端面与底板的下侧表面平齐。
所述卡边的外侧表面与下弯边的外侧表面平齐。
一种包括蝶形铝制连接件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屋面板、防水膨胀橡胶条、屋面檩条和连接件,
所述下半承件和上半扣件均沿屋面板通长设置,
所述下半承件的下夹片之间、底板中央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屋面檩条的顶部,所述屋面板水平插入托板的上侧、下夹片的外侧,屋面板的端面与下夹片的外侧表面顶紧,
所述屋面板的上侧与顶板的下方之间塞入沿屋面板通长设置的防水膨胀橡胶条,所述防水膨胀橡胶条的外侧表面通过卡头限位固定。
所述屋面板为非直立锁边聚碳酸酯中空板。
所述防水膨胀橡胶条的宽度大于托板的宽度。
所述防水膨胀橡胶条的内侧与下夹片之间预留膨胀缝,所述防水膨胀橡胶条的上方与顶板之间也预留膨胀缝。
所述屋面板伸入蝶形铝制连接件的部分掀起覆盖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6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旧锅炉房屋节能改造设计屋面板及墙体
- 下一篇:一种屋面耐腐蚀防水卷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