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组支架及电池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15273.0 | 申请日: | 2019-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3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轩;王铄;梁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68;H01M10/6554 |
| 代理公司: | 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健;蒋爱花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模组支架 电池包 盖板 冷却 本实用新型 空间利用率 出液口 进液口 新能源汽车 支架安装孔 单独设置 动力电池 冷却管道 生产节拍 支撑功能 装配工序 装配工艺 包结构 多层模 简洁性 冷却液 轻量化 水冷板 对模 模组 流通 | ||
1.一种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扣合在所述底座(1)上的盖板(2),所述盖板(2)和所述底座(1)之间限定有用于流通冷却液的具有进液口(3)和出液口(4)的冷却管道(5),所述进液口(3)和出液口(4)开设在所述盖板(2)和所述底座(1)中的任一者上,所述底座(1)和/或所述盖板(2)上设有能够将模组支架安装于电池模组的支架安装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5)通过多次折弯将所述进液口(3)和所述出液口(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凹形成连续弯折状腔体,所述腔体通过所述盖板(2)与所述底座(1)共同限定形成所述冷却管道(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5)至少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入口连通至所述进液口(3),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连通至所述出液口(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四周设置有用于支撑在模组上的支撑座(6),所述支架安装孔(13)设置在所述支撑座(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置有向上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盖板(2)的用于对模组进行限位的限位凸起(7),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限位凸起的卡槽。
7.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模组单元,每个所述模组单元包括上层模组(8)、下层模组(9)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层模组(8)和下层模组(9)之间的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组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模组和所述下层模组各自包括并排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组,且所述上层模组和所述下层模组的模组上下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下壳体(10),所述下壳体(10)上固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模组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模组(8)和所述下层模组(9)的端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支架安装孔(13)相对应的模组安装孔(12),每个所述模组单元通过紧固件(11)依次穿过所述上层模组(8)的模组安装孔(12)、所述支架安装孔(13)和所述下层模组(9)的模组安装孔(12)固定在所述下壳体(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52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敞开式锂电池模组液体冷却加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塑料电池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