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降温的炉渣运送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3932.7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7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桂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3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引导孔 引导柱 滤板 通孔 炉渣 运送管道 安装孔 安装框 续接 螺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 内部安装 右侧外壁 左侧外壁 体内部 左侧面 凸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降温的炉渣运送管道,包括主体、第二固定板、凸块和第二通孔,所述主体的左侧外壁固定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内部和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有引导柱,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于主体的右侧外壁,且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引导孔,同时引导孔分布于安装孔之间,所述主体的壁体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部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板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主体,所述滤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框,且安装框与主体相固定,该可降温的炉渣运送管道,通过第一固定板上的引导柱,能够使管道在续接时,将引导柱插入引导孔中,使得管道与管道之间保持稳定,从而便于管道之间的续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渣运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降温的炉渣运送管道。
背景技术
炉渣又称溶渣,火法冶金过程中生成的浮在金属等液态物质表面的熔体,因此炉渣在形成之后还会带有一定的温度,而人们为了提高炉渣的运送效率,通常将滤渣放进管道里运送。
现有的管道在长时间运送炉渣后,管道的内壁会出现磨损,长此以往,管道会出现质量问题,且现有的管道除了入口和出口,其余部分全是封闭的,使得炉渣在运送的时候,炉渣的温度在管道内得不到消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管道在长时间运送炉渣后,管道的内壁会出现磨损,长此以往,管道会出现质量问题,且现有的管道除了入口和出口,其余部分全是封闭的,使得炉渣在运送的时候,炉渣的温度在管道内得不到消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降温的炉渣运送管道,包括主体、第二固定板、凸块和第二通孔,所述主体的左侧外壁固定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内部和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有引导柱,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于主体的右侧外壁,且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引导孔,同时引导孔分布于安装孔之间,所述主体的壁体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部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板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主体,所述滤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框,且安装框与主体相固定,所述凸块固定于主体的内壁,且凸块设置在内桶的壁体中,所述内桶的内部安装有滚轮,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内桶的壁体。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柱设置为圆柱形结构体,且引导柱的长度大于引导孔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八个,且第一通孔等距贯穿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滤板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且滤板通过螺栓与主体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与主体为焊接,且安装框的水平高度大于滤板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滚轮呈圆形分布于内桶的内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第一固定板上的引导柱,能够使管道在续接时,可将引导柱插入引导孔中,使得管道与管道之间保持稳定,从而便于管道之间的连接;
2、通过主体上的第一通孔,使得炉渣在管道中运输时,管道外的空气通过第一通孔向管道中输送,促使炉渣本身的温度在相对较低温度的空气作用下进行降温,从而使炉渣在运送时可以进行降温;
3、通过第一通孔内的滤板,能够使炉渣在运送的过程中,不会有炉渣从第一通孔处向外掉落,从而避免出现砸伤人或设备的情况;
4、通过滤板左右的安装框,使得滤板放置在经常出现落物的地方时,可通过安装框安装一些对滤板进行遮挡的板材,从而对滤板起到一种保护;
5、通过内桶上的滚轮,能够降低炉渣与内桶的接触面积,使得炉渣对内桶的摩擦减少,从而降低内桶的磨损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桂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桂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3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