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干扰地热井井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1175.X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8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崔雷;胡盼;尚文浩;尚雷周;李拓;马曾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00 | 分类号: | E21B41/00;E21B3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装置 缓冲罐 钢塑 无缝钢管 本实用新型 法兰盘 回流水 密封板 锁紧销 套管 缓冲 横移 排气 缓冲罐内气体 关闭排气 过盈配合 井口装置 连杆位置 压力推动 地热井 排气管 水回流 无干扰 底面 排出 取下 伸入 锁定 敞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干扰地热井井口装置,包括缓冲罐和法兰盘,所述缓冲罐底面通过所述法兰盘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缓冲罐内固定有钢塑转换装置,所述钢塑转换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PE管材,且所述PE管材伸入所述套管内,所述钢塑转换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与所述缓冲罐过盈配合。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首次通入回流水时取下锁紧销,之后通过缓冲罐内气体的压力推动密封板横移使排气管敞开后排气,排气完成后通过连杆带动密封板反向横移关闭排气管并通过锁紧销锁定连杆位置,实现了首次通入回流水时能够及时的将缓冲罐内的气体排出,有利于保持水回流效率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井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干扰地热井井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井指的是井深3500米左右的地热能或水温大于30℃的温泉水来进行发电货热能利用的装置,地热分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类,地热井在设置时需要使用到井口装置进行调控。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井口装置的缓冲罐处没有设置排气功能,在首次通入回流水时无法将缓冲罐内的气体及时排出,造成气体在缓冲罐内聚积而影响到水的回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干扰地热井井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井口装置的缓冲罐处没有设置排气功能,在首次通入回流水时无法将缓冲罐内的气体及时排出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在首次通入回流水时取下锁紧销,之后通过缓冲罐内气体的压力推动密封板横移使排气管敞开后排气,实现了首次通入回流水时能够及时的将缓冲罐内的气体排出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干扰地热井井口装置,包括缓冲罐和法兰盘,所述缓冲罐底面通过所述法兰盘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缓冲罐内固定有钢塑转换装置,所述钢塑转换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PE管材,且所述PE管材伸入所述套管内,所述钢塑转换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与所述缓冲罐过盈配合,且所述无缝钢管伸出所述缓冲罐顶面,所述无缝钢管顶端通过所述法兰盘固定连接有预制热压弯头,所述预制热压弯头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有波纹金属软管,所述波纹金属软管端部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缓冲罐一侧顶部固定有排气组件,且所述缓冲罐与所述排气组件连通,所述缓冲罐另一侧中部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有所述波纹金属软管,所述波纹金属软管端部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有回水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套筒和支板,所述套筒一端固定在所述缓冲罐上,且与所述缓冲罐连通,所述套筒另一端沿轴线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所述支板,所述支板之间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内侧间隙配合有锁紧销,所述锁紧销伸出两个所述支板,且所述锁紧销与所述支板间隙配合,所述锁紧销顶端固定有手柄,所述套环侧面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伸入所述套筒内,且所述连杆与所述套环间隙配合,所述连杆端部固定有密封板,且所述密封板外缘与所述套筒内壁接触,所述连杆外侧间隙配合有压簧,所述压簧一端与所述密封板连接,所述压簧另一端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套筒外侧固定连通有排气管,且所述排气管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密封板和所述锁紧销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为实心环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压簧的极限压缩行程不小于所述连杆的活动行程。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板的材质为调质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法兰盘的类型为平焊法兰。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管道和所述回水管道的规格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11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油田井下作业打捞筒支撑架
- 下一篇:传导装置及井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