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极拳基础功法数字化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09781.8 | 申请日: | 2019-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8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卫文;孙少明;毛智健;王君洪;宋时勇;彭伟;季东;张海涛;李磊;夏玮;卢为东;李明鹤;孙根基;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裕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金凯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极拳 基础 功法 数字化 训练 装置 | ||
1.一种太极拳基础功法数字化训练装置,包括训练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装置主体包括训练装置击打柱体(10)、自转轴承盘(30)、多楔带轮组(60)、磁粉制动器(51)以及ABZ相数字化编码器(40);
所述击打柱体(10)是内部含有柔性填充物的鼓型柱,击打柱体(10)通过连接柱(20)固定在自转轴承盘(30)上,自转轴承盘(30)固定在底板(70)上;
所述多楔带轮组(60)包括一个大带轮(63)和一个小带轮(61),所述大带轮(63)与小带轮(61)之间通过多楔带(62)连接;所述大带轮(63)安装在自转轴承盘(30)的旋转中心钢管套筒上,所述小带轮(61)通过平键与磁粉制动器(5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磁粉制动器(51)固定在底板(70)上;
所述ABZ相数字化编码器(40)通过计米轮(41)与自转轴承盘(30)联动,当自转轴承盘(30)发生转动时通过摩擦阻力带动计米轮(41)同步等比转动;
还包括人机交互终端和数字化智能终端,所述ABZ相数字化编码器(40)、所述磁粉制动器(51)及人机交互终端分别与数字化智能终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拳基础功法数字化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粉制动器(51)通过磁粉制动器支架(52)固定在底板(70)上;所述磁粉制动器支架(52)的脚部有长槽口,槽口方向指向自转轴承盘(30)的旋转中心;磁粉制动器支架(52)用螺钉连接到底板(70)上,在螺钉没旋紧的情况下,可以沿槽口方向滑动;
还包括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挤压挡条(54)、紧固挡条(53)和调整螺钉(55),所述紧固挡条(53)位于磁粉制动器支架(52)靠近自转轴承盘(30)的一侧,所述紧固挡条(53)固定在底板(70)上;所述调整螺钉(55)一端与紧固挡条(53)端部的螺纹孔配合,另一端顶在挤压挡条(54)的凹槽里;
所述挤压挡条(54)位于紧固挡条(53)和磁粉制动器支架(52)中间,与磁粉制动器支架(52)紧密贴合;旋紧调整螺钉(55)时,挤压挡条(54) 会将磁粉制动器支架(52)向远离自转轴承盘(30)中心推动,增大了两带轮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张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极拳基础功法数字化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ABZ相数字化编码器(40)包括ABZ相编码模块(42)、编码器支架(43)和计米轮(41);所述ABZ相编码模块(42)固定在编码器支架(43)上,编码器支架(43)固定在底板(70)上;所述计米轮(41)固定在ABZ相编码模块(42)上,所述计米轮(41)中心孔与ABZ相编码模块(42)输入轴配合,在编码器支架(43)上的弹簧拉力作用下,计米轮(41)边缘与自转轴承盘(30)的中心轴表面相切,靠摩擦力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极拳基础功法数字化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字化语音播报模块,所述数字化语音播报模块与数字化智能终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极拳基础功法数字化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机交互终端包括LCD显示模块、蜂鸣器电路、控制按键、蓝牙通信模块及ZigBee通信模块,人机交互终端将数字化智能终端发送的运动数据实时显示;
当训练过程出现错误动作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
同时每次训练结束后,智能终端均会将运动报表发送给人机交互终端,并由LCD显示模块显示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极拳基础功法数字化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语音播报模块包括音频解码芯片、外置扬声器、通讯接口、音量调节开关;
所述数字化语音播报模块通过通讯接口与数字化智能终端连接,当数字化智能终端发出播报指令时,语音模块开始播报相应的语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拳基础功法数字化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0)为上下各有一个圆形法兰的钢管,下方法兰与自转轴承盘(30)通过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裕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未经安徽中科裕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97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管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态燃料膨化裂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