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冷却水二次泵变流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9696.1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1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车轮飞;王华兵;篮杰;刘俊;余伟之;严清;林昶隆;付维纲;蔡崇庆;赵建伟;胡清华;夏继豪;邓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88;F24F11/64 |
代理公司: | 42224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路 冷却塔 二次泵 一次阀 并联 支路流量 机组 本实用新型 变流量系统 空调冷却水 阀门阻力 冷却水量 冷源控制 流量调节 末端控制 回水 出水端 进水端 冷却水 水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却水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的若干冷却塔,冷却塔的进水端连接并联的若干末端机组支路,冷却塔的出水端连接并联的若干一次阀支路,一次阀支路回水至末端机组支路形成循环;还包括末端控制柜和冷源控制柜,分别用于各末端机组支路流量调节和冷却塔、各一次阀支路的流量调节;通过在各冷却水的支路上分别设置二次泵,对各支路流量进行控制,可以满足各支路对冷却水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将阀门阻力改为二次泵动力,解决了水阀造成的能量浪费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节能及空调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冷却水二次泵变流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从而也促进了地铁和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复杂、庞大,在整个建筑能耗中的比重也很大。通常,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60%以上,因此空调节能显得日益重要。大型的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冷却水系统、冷水机组、冷冻水系统和风系统组成;新型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水源多联空调系统,均有冷却水系统部分,且随着系统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复杂。空调冷却水系统的主要耗能部件包括冷却塔和冷却水泵,其运行能耗在整个空调系统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因此,一种良好的空调冷却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对空调系统的节能及系统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空调冷却水系统均采用一次泵定流量系统或一次泵变流量水系统对冷却水进行集中处理、输配。为满足制冷主机冷凝器的冷却需求,该系统通常通过室外湿球温度的逼近度控制冷却塔风机变频,通过供回水温差控制一次泵(冷却水泵)变频,从而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对于多台制冷主机、多台水环热泵机组、多台水源多联空调主机的大型空调系统,各机组对冷却水的需求,只能通过各支管上的阀门和管网的平衡来实现;必然存在冷却水流量难以按需调节、分配不均衡、混合温差减小、总流量过流等问题,造成输配能量的较大浪费。另外,由于阀门是一个阻力构件,阀门开度减小将增加管路系统的阻力,在相同流量情况下,增加了水泵的功耗;所以,通过阀门控制冷却水流量平衡,也是一种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冷却水二次泵变流量系统,通过在各冷却水的支路上分别设置二次泵,对各支路流量进行控制,可以满足各支路对冷却水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将阀门阻力改为二次泵动力,解决了水阀造成的能量浪费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冷却水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其中:包括并联的若干冷却塔,冷却塔的进水端连接并联的若干末端机组支路,冷却塔的出水端连接并联的若干一次阀支路,一次阀支路回水至末端机组支路形成循环;还包括末端控制柜和冷源控制柜,分别用于各末端机组支路流量调节和冷却塔、各一次阀支路的流量调节;
每个一次阀支路上设置有一次阀、第一水阀;
冷却塔与一次阀支路之间的冷却水回水管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冷却塔与末端机组支路之间的冷却水供水管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一次阀支路和末端机组支路之间的冷却水回水管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
每个末端机组支路上设置有二次泵,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二水阀;
在末端机组支路两端的冷却水供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之间的平衡管上设置有第三水阀。
优选地,每个冷却塔包括冷却塔风机,每个冷却塔支路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二水阀、出水端设置有第五水阀;
优选地,空调冷却水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室外的湿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9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学习式新风智能控制系统及新风机
- 下一篇:一种数字化变风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