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压缩车尾部污水收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9210.4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2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潘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鹤顺环境综合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吕培新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压缩 车尾 污水 收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压缩车尾部污水收集结构,包括尾部垃圾收集斗,所述尾部垃圾收集斗内设有网板,网板下方与尾部垃圾收集斗围成集水腔,尾部垃圾收集斗外侧设有污水排放龙头,污水排放龙头与集水腔连通。这种垃圾压缩车尾部污水收集结构可以对垃圾收集斗内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排放,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降低了环卫人员清理垃圾收集斗的劳动强度,又便于清理整洁,有效地降低对路面、周边环境和途径路人的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压缩车,特别是一种垃圾压缩车尾部污水收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垃圾收运方式中,压缩式垃圾车这种收运方式是广泛使用的收运方式之一,其中,我们的生活垃圾往往会伴随着生活污水由环卫人员一起倒进垃圾车的垃圾收集斗里,这时,这些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会通过垃圾车的刮板进行处理推进车箱内,可是,车箱内压缩机构的刮板并不能办到把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的混合物全部推进到车箱内,进而,残留在垃圾收集斗的垃圾,不但有细小的固体残余垃圾,甚至会有生活污水,所以它们难免会发出异味,生活污水会存留于垃圾收集斗,既污染坏境,又不便于清理,给路面、周边环境和途径路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与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垃圾气味散发、便于清理细小残余垃圾和对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排放的垃圾压缩车尾部污水收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垃圾压缩车尾部污水收集结构,包括尾部垃圾收集斗,所述尾部垃圾收集斗内设有网板,网板下方与尾部垃圾收集斗围成集水腔,尾部垃圾收集斗外侧设有污水排放龙头,污水排放龙头与集水腔连通。其中,垃圾收集斗内的网板可以将垃圾垫起,污水落入集水腔内,垃圾收集人员可以将车辆开至靠近下水道的位置,打开污水排放龙头,将污水排入下水道中,避免污水散发难闻气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污水排放龙头设置在尾部垃圾收集斗的左外侧、右外侧或后外侧。污水排放龙头与垃圾收集斗集水腔相互连通,暂存于集水腔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排放龙头排放,污水排放龙头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当地下水道的布局而定,例如:目前的下水道一般位于道路右侧,那么污水排放龙头则设置在尾部垃圾收集斗的右外侧比较有利。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板与尾部垃圾收集斗分体连接。即网板可以与尾部垃圾收集斗分离,便于对尾部垃圾收集斗进行清洗。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板翻转设置在尾部垃圾收集斗内。翻起网板后即可对尾部垃圾收集斗进行清洗。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部垃圾收集斗外侧对应集水腔设有残余垃圾排泄通道,残余垃圾排泄通道上设有门体。由于个别体积较少的垃圾颗粒可能通过网板进入到集水腔内、并积聚在其内,所以,通过打开残余垃圾排泄通道,可以方便地清除集水腔内积聚的垃圾。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门体设置在集水腔的左外侧或右外侧。门体的具体位置,主要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而定,而无论设置在左外侧或右外侧,用户只需将集水腔的垃圾往左侧或右侧方向扫在一起即可很方便地收集。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腔内设有刮板,刮板与尾部垃圾收集斗左右滑动配合。通过刮板的左右滑动,可以将残余垃圾集中在残余垃圾排泄道路。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下端设有毛刷,毛刷与集水腔内壁接触,清扫得更加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这种垃圾压缩车尾部污水收集结构可以对垃圾收集斗内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排放,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降低了环卫人员清理垃圾收集斗的劳动强度,又便于清理整洁,有效地降低对路面、周边环境和途径路人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鹤顺环境综合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鹤顺环境综合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9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