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8947.4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5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艳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1325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下肢 护理 按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包括底座、竖向按摩装置,竖向按摩装置的竖向盒体内由隔板分隔为气缸放置腔、活动腔,气缸放置腔内安装有气缸一,气缸一的活塞杆底端固定有横杆,活动腔一侧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方孔,横杆贯穿条形方孔,横杆末端固定有竖杆,竖杆从上至下固定有多个按摩构件,按摩构件包括固定筒、活动筒、弹簧、按摩滚轮一,固定筒与竖杆固定连接,活动筒与固定筒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筒、固定筒固定连接,活动筒外侧末端安装有按摩滚轮一。本实用可对小腿进行有效按摩,按摩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地还可对脚底进行按摩,使按摩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其中下肢麻木无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病情严重甚至会引起瘫痪,因此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之后的护理过程中,下肢锻炼护理极为重要,但是目前使用到的护理器械功能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按摩或者进行敲打,达到护理目的,但是这样对大量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大,给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可对小腿进行有效按摩,按摩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地还可对脚底进行按摩,使按摩效果更佳,有利于加快下肢的康复,且有效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对称设有竖向按摩装置,所述竖向按摩装置包括竖向盒体、气缸一,所述竖向盒体内由隔板分隔为位于上方的气缸放置腔以及位于下方的活动腔,所述气缸放置腔内固定安装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贯穿隔板并于活塞杆底端固定有横杆,所述活动腔面对另一竖向按摩装置的一侧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方孔,所述横杆贯穿条形方孔且不与条形方孔接触,所述横杆末端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面对另一竖向按摩装置的从上至下固定有多个按摩构件,所述按摩构件包括固定筒、活动筒、弹簧、按摩滚轮一,所述固定筒与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筒与固定筒的开口方向相反且与固定筒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筒与固定筒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筒、固定筒固定连接,活动筒外侧末端安装有按摩滚轮一。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盒体底端设有滑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相应的滑槽,所述滑座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前侧设有多个螺纹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对滑座进行限位的限位螺栓。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竖向按摩装置中间的底座内设有底座空腔,所述底座空腔对应的底座上安装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上安装有多个按摩滚轮二,所述底座空腔一侧设有底座侧腔,所述底座侧腔内固定安装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贯穿底座侧腔并延伸至底座空腔内,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移动快,所述移动快移动时带动按摩滚轮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快沿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按摩板长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竖杆面对另一竖向按摩装置的从上之下固定有 3个按摩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对小腿进行按摩,气缸一从而带动按摩机构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其中按摩滚轮一抵住小腿,对小腿进行按摩,由于小腿肚各部位的细度不同,因此采用固定筒、活动筒、弹簧形成的构件与按摩滚轮一连接,按摩的部位不同时,弹簧的压缩程度不同,从而可以保持按摩滚轮一与小腿各部位的良好接触,而设置的固定筒、活动筒可对弹簧形成保护空间,防止其大幅度扭曲,整个按摩装置运行时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艳,未经杨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8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