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8915.4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6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良;徐丹;付强;周广钊;张桂梅;李金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模块 单体蓄电池 导热板 冷却板 导出 本实用新型 散热装置 连通 并列布置 电动汽车 冷却结构 散热能力 散热效率 直接贴合 周向边缘 两端面 贴附 贴合 压装 组装 配合 | ||
1.一种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蓄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压装配合的单体蓄电池,和贴附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单体蓄电池组装端面之间的冷却板;
所述冷却板包括厚度方向两端面分别与所述单体蓄电池贴合的导热板,和与所述导热板的周向边缘连通,将其导出的热量进行散出的散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平板结构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板面两侧分别贴合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单体蓄电池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为环绕所述导热板的周向固接的冷却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包括固设于所述导热板底部的横向部,分别固设于所述导热板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竖向部和第二竖向部,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竖向部和所述第二竖向部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为铝合金材质的中空管路,所述导热板为铝合金材质的导热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单体蓄电池之间的多个;
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竖向部的进液口的进液共轨管,和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竖向部的出液口的出液共轨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体蓄电池至少一个组装端面与所述冷却板贴紧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共轨管和所述出液共轨管上均开设有连通所述冷却管路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冷却管路之间设置对二者进行密封和固定的密封圈和密封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于多个所述单体蓄电池端部的模块端板,和对多个所述单体蓄电池进行箍筋的钢带。
10.一种电动汽车,其上设置有对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动力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蓄电池具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89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的冷却板安装结构及电动汽车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蓄电池以及蓄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