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缝开叉的衬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7325.X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2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润娴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B1/00 | 分类号: | A41B1/00;A41B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韩德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叉 衬衣 结构 | ||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侧缝开叉的衬衣结构,包括用于组成衬衣(100)的第一布料(1)与第二布料(2),所述第一布料(1)与第二布料(2)的底侧设有用于开叉的侧缝(3),其中所述侧缝(3)呈倒“v”形结构;沿着侧缝(3)的两侧第一布料(1)与第二布料(2)的边缘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侧缝条(5)与第二侧缝条(6);沿着侧缝(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4);连接块(4)沿着第一侧缝条(5)与第二侧缝条(6)的顶端固定于第一布料(1)与第二布料(2)的边缘间;采用侧缝(3)打边后折缝面压边及线,解决侧缝(3)开叉款侧缝的不平服,整体的结构上较为简单,令侧缝(3)的开叉外观不外翘外翻形成内部连接紧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领域,具体为一种侧缝开叉的衬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衬衣(shirt,underclothes)是指贴身穿在里面的单衣,也称衬衫。最早源于1600年代后期的欧洲,1900年后,衬衣在世界各地流行。
有人把香水比作女人的第二件衣裳,对追求实在感的男人来说,衬衫就是男人的第一层肌肤。最早的衬衣在扣子还没被运用前,男人衬衫的衣襟是用绳子系住的。
但是,常规的衬衣侧部开叉拼缝拷边工艺粗糙,外翘外翻,影响品质及销量。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侧缝开叉的衬衣结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侧缝开叉的衬衣结构。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侧缝开叉的衬衣结构,包括用于组成衬衣的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所述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的底侧设有用于开叉的侧缝,其中所述
侧缝呈倒“v”形结构;
沿着侧缝的两侧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的边缘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侧缝条与第二侧缝条;
沿着侧缝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
连接块沿着第一侧缝条与第二侧缝条的顶端固定于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的边缘间。
所述
沿着连接块向上沿着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的边缘上形成有结合为一体的第一合缝条与第二合缝条。
所述
第一侧缝条由连接块向下延伸形成竖向条状结构固定于第一布料的边缘上;
第二侧缝条由连接块向下延伸形成竖向条状结构固定于第二布料的边缘上。
所述
沿着第一侧缝条的底端横向延伸有第一包边条,第一包边条固定包接于第一布料的底侧边缘上;
沿着第二侧缝条的底端横向延伸有第二包边条,第二包边条固定包接于第二布料的底侧边缘上。
所述
第一侧缝条与第一布料的竖向边缘间穿插有第一侧缝线;
第二侧缝条与第二布料的竖向边缘间穿插有第二侧缝线;
第一包边条与第一布料的横向底侧边缘间穿插有第一包边线;
第二包边条与第二布料的横向底侧边缘间穿插有第二包边线;
第一合缝条与第一布料的合缝边缘间穿插有第一合缝线;
第二合缝条与第二布料的合缝边缘间穿插有第二合缝线。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润娴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润娴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7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