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果割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6152.X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5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强;叶良斌;杨梅;林尧;林超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43/00 | 分类号: | A47J4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果 口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干果割口器,包括割口器主体、转动轴、滚动挤压轮和刀片,所述割口器主体为上下开口的方形体,所述割口器主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转动轴,所述滚动挤压轮与所述转动轴轴连接,所述滚动挤压轮与所述割口器主体另外两个侧壁中的一侧壁形成供干果通过的通道,所述刀片竖直设置于所述割口器主体中构成所述通道的侧壁上,所述刀片的刀口朝向所述滚动挤压轮设置,往所述通道中投入干果并同时转动转动轴,通过的干果即可被侧壁上的刀片划出一个口子,从而能够安全、高效且低成本地实现对干果的开口,适合普通家庭的日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果割口器。
背景技术
许多硬壳类干果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在食用前要先剥掉外壳,比较麻烦。
硬壳类干果的种类繁多,例如有锥栗和莲子等。以锥栗为例,锥栗的外壳较硬,形状为圆形或卵圆形,不好剥开。传统剥锥栗的方法有日光暴晒法、刀割法以及冷冻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耗时长、工序复杂等缺点。
由于锥栗体形较小,外形呈圆形或卵圆形,手动对锥栗进行割口时锥栗与刀片接触面积小,容易令刀片滚动导致手指受伤,且手动对锥栗进行割口的方式一次只能剥一个,效率低下。
而现有的割口机虽然能够很方便地对锥栗进行自动割口,但是其价格过于昂贵,只适用于机械化的工业生产,并不适合普通家庭的日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果割口器,能够低成本且自动地对干果进行割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果割口器,包括割口器主体、转动轴、滚动挤压轮和刀片;
所述割口器主体为上下开口的方形体;
所述割口器主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转动轴;
所述滚动挤压轮与所述转动轴轴连接;
所述滚动挤压轮与所述割口器主体另外两个侧壁中的一侧壁形成供干果通过的通道;
所述刀片竖直设置于所述割口器主体中构成所述通道的侧壁上,所述刀片的刀口朝向所述滚动挤压轮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机或手动摇把,所述电机或手动摇把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电机或手动摇把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挤压轮上构成所述通道的表面沿其周向设有一圈第一凹槽,所述刀片的刀口朝向所述第一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割口器主体另外两个侧壁中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位置对应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供干果通过的通道,所述刀片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料件,所述进料件设置于所述割口器主体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件为一漏斗,所述漏斗的漏口位置与所述通道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还包括接料盘,所述接料盘设置于所述割口器主体的下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割口器主体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挤压轮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多个滚动挤压轮并排设置并分别与所述转动轴轴连接;
所述多个滚动挤压轮分别与所述割口器主体另外两个侧壁中的一侧壁形成多个供干果通过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割口器主体中形成供干果通过的通道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其与所述滚动挤压轮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6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