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骨钻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3922.5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2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学新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骨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骨钻,包括电钻以及钻杆,钻杆夹持固定于电钻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采用麻花钻,所述电钻上固定有用于套设麻花钻的套接件,套接件具有一段套管,套管的内径和麻花钻的外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麻花钻插入套管,且麻花钻钻头从套管的一端端口伸出。骨钻通过在麻花钻外套设套管,使得套管隔离切口皮肤和麻花钻的侧壁,避免了麻花钻对皮肤切口的磨损,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磨骨钻。
背景技术
磨骨钻是用于颌角肥大矫正术、颧骨降低、颧弓降低、鼻背基底缩窄、驼峰鼻矫正、眉弓降低、颏缩短等整容手术的常用器械。磨骨钻的常用操作方式是通过隐蔽部位的皮肤切口伸入钻杆,利用钻杆的旋转切割打磨骨骼,上述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磨骨钻的钻杆转动过程中容易与皮肤切口接触,容易造成切口磨损,因此需通过其他器械拉住皮肤切口,从而避免接触;磨骨钻的钻杆转动需要手动控制磨削深度,避免钻杆的钻头旋入骨骼中。
申请号201420319429.2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取骨器,包括套筒、穿设在套筒中的连杆及连接在连杆的前端头的磨钻头,连杆包括实心段和空心段,磨钻头后端内部有和连杆空心段的空心体连通的空腔,磨钻头上有和空腔连通的通孔,连杆的空心段设有若干和空心体连通的槽孔,套筒和连杆之间设有将槽孔围在套筒的进水段的前、后轴封件,套筒的进水段设有进水口,前轴封件前方的套筒和连杆之间形成出料通道,前轴封件前方的套筒上设有和出料通道连通的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和负压抽吸装置相连的骨屑收集容器。该微创取骨器需要设置出料通道实现出料,连杆和套筒之间的间隙较大,且连杆具有空心段,因此套筒的尺寸较大,伸入小切口难度较大,且由于间隙较大,连杆转动的稳定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磨骨钻。该磨骨钻可以避免钻杆选择磨损皮肤切口并且可以避免钻杆的钻头旋入骨骼中,且操作更加方便,钻杆转动的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磨骨钻,包括电钻以及钻杆,钻杆夹持固定于电钻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采用麻花钻,所述电钻上固定有用于套设麻花钻的套接件,套接件具有一段套管,套管的内径和麻花钻的外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麻花钻插入套管,且麻花钻钻头从套管的一端端口伸出。
进一步,作为优选,套接件内设用于存储碎屑的空腔。
进一步,作为优选,套接件上开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作为优选,套接件内设用于存储碎屑的空腔,所述出料口连接至空腔。
进一步,作为优选,出料口连通至吸收管的一端,所述吸收管的另一端连通至负压设备。
进一步,作为优选,套管的一端端口相对套管的轴线呈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磨骨钻通过在麻花钻外套设套管,使得套管隔离切口皮肤和麻花钻的侧壁,避免了麻花钻对皮肤切口的磨损,操作更加方便;
(2)利用麻花钻的钻头刃部磨削骨骼,并通过螺旋槽和套管的内壁形成螺旋状的通道输出碎屑,有利于快速排出碎屑;
(3)利用麻花钻的钻头刃部磨削骨骼,麻花钻的其余部位被套设于套管内,麻花钻磨削的深度得到控制,麻花钻不会钻入骨骼内,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4)由于套管本身不转动,套管可以摆动牵拉皮肤切口,改变麻花钻的钻头的磨削位置,以适应更大范围的磨削需求;
(5)套管的内径和麻花钻的外径采用间隙配合,套管内壁和麻花钻外壁之间间隙较小,不仅有利于形成螺旋状的通道,且套管有助限制钻杆的偏移,钻杆转动的稳定性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学新,未经刘学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3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黏式封箱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手指采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