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3559.7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7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永;阳重阳;曹姝文;周文栋;李锐敬;许嘉辉;杨炜雯;王文静;刘诚;伦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嘉毅 |
地址: | 51011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去除 水中 有机 污染物 重金属 净化 装置 | ||
1.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pH调节区(1)、铁碳微电解区(2)、微波-芬顿反应区(3)、斜管沉降区(4)和电动吸附区(5);所述pH调节区(1)设有进液口,所述电动吸附区(5)设有出液口(54);
所述电动吸附区(5)还设有电动吸附部件,所述电动吸附部件包括电源(51)、正极(52)和负极(53),所述正极(52)和负极(53)均与电源(5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52)包括第一正极(521)和第二正极(522),所述负极(53)包括第一负极(531)和第二负极(532);所述第二负极(532)、第一正极(521)、第一负极(531)和第二正极(522)依次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51)为太阳能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区(1)设有第一加药装置(12)、第一搅拌装置(13)和用于监测所述pH调节区(1)的酸碱度并控制所述第一加药装置(12)进行加药的第一pH检测调控器(14);所述第一pH检测调控器(14)与第一加药装置(1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微电解区(2)设有上下层叠设置的若干层铁碳层(21)和用于向所述铁碳微电解区(2)底部通气的通气部件(24),相邻的两层铁碳层(21)之间设有隔板(22),位于最上层的所述铁碳层(21)覆盖有滤网(23);
所述pH调节区(1)的上部与铁碳微电解区(2)的底部连通;所述铁碳微电解区(2)的上部与微波-芬顿反应区(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层(21)包括第一铁碳层(211)、第二铁碳层(212)和第三铁碳层(213),所述隔板(22)包括第一隔板(221)和第二隔板(222);所述第一铁碳层(211)、第一隔板(221)、第二铁碳层(212)、第二隔板(222)、第三铁碳层(213)和滤网(23)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芬顿反应区(3)设有用于添加H2O2药剂的第二加药装置(31)、用于提供微波的微波发射器(32)和用于监测所述微波-芬顿反应区(3)的酸碱度并控制所述第二加药装置(31)进行加药的第二pH检测调控器(33);所述第二pH检测调控器(33)与第二加药装置(33)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射器(32)设置于微波-芬顿反应区(3)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降区(4)包括反应区(41)和沉降区(42);所述微波-芬顿反应区(3)与反应区(41)连通,所述反应区(41)的底部与沉降区(42)的底部连通,所述沉降区(42)的上部与电动吸附区(5)连通;
所述反应区(41)设有第三加药装置(411)和第二搅拌装置(412);
所述沉降区(42)设有穿孔沉泥管(421)和设置于所述沉降区(42)底部的排泥部件(4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部件(422)包括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与所述沉降区(42)的底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35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足部康复垫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