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涵件的抓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2578.8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5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捷;赵俊义;安德智;井东旭;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13120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茵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吊梁 抱爪 吊运 起吊 箱涵 本实用新型 拉绳 起重机构 人工操作 同步运动 抓斗装置 抱紧 被箱 吊带 吊具 吊起 种箱 磨损 施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涵件的抓斗装置,属于箱涵吊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起吊梁、第二起吊梁、第一抱爪、第二抱爪、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起吊梁和第二起吊梁的不同步运动使第一抱爪和第二抱爪将箱涵件抱紧,再通过第一起吊梁和第二起吊梁的同步起吊,将箱涵件吊起,整体结构简单,起吊和放置过程方便快捷,起吊和放置都可以通过起重机构实现,吊运过程平稳,无需更多的人工操作,第一抱爪和第二抱爪本身不易被箱涵件磨损,因此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时间以及吊带材料,并大大提升吊运效率和安全性,有利于保证吊运及施工的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箱涵吊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箱涵件的抓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交通需求量的增长,车道数不断增加,大直径隧道已然成为隧道发展的方向之一,超大直径的城市道路隧道因采用双层结构使得断面利用率高,因此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将是未来地下道路工程建设的首选。大直径盾构机施工工序复杂,后续轨下结构工作繁琐。其中轨下结构施工使用的箱涵件,是预制后吊运安装的,在现场施工中一般使用2根吊带缠绕箱涵件后进行吊装。
某枢纽盾构掘进速度快,平均每日掘进12米,为了保证整体工期按时完成,每日需要吊装、倒运大量总高超过2.5米的箱涵件。由于这些箱涵件的高度都比较高,缠绕吊带需要多人上下同时作业,操作过程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效率低下。而且这些箱涵件重量比较大,且外部混凝土面的摩擦力也比较大,使用吊带吊装箱涵件对吊带磨损较大,需要频繁更换新吊带,损耗较大;同时磨损的吊带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空中的箱涵件掉落伤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涵件的抓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箱涵件吊运过程繁琐、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和材料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箱涵件的抓斗装置,包括第一起吊梁、第二起吊梁、第一抱爪、第二抱爪、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第一起吊梁用于与第一起重机构连接;第二起吊梁用于与第二起重机构连接;第一抱爪与第一起吊梁的一端铰接,且闭合后用于承托箱涵件;第二抱爪与第一起吊梁的另一端铰接,且闭合后用于承托箱涵件;第一拉绳两端分别与第一抱爪中部和第二起吊梁一端连接;第二拉绳两端分别与第二抱爪中部和第二起吊梁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箱涵件的抓斗装置中,第一抱爪和第二抱爪沿第一起吊梁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沿第一起吊梁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前述的箱涵件的抓斗装置中,第一抱爪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一承托部,第一弯折部一侧与第一起吊梁的一端铰接;第一承托部一端与第一弯折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用于承托箱涵件;第一拉绳的一端与第一弯折部和第一承托部的连接处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箱涵件的抓斗装置中,第二抱爪包括第二弯折部和第二承托部,第二弯折部一侧与第一起吊梁的另一端铰接;第二承托部一端与第二弯折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用于承托箱涵件;第二拉绳的一端与第二弯折部和第二承托部的连接处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箱涵件的抓斗装置中,第一抱爪的自由端和第二抱爪自由端用于在第一抱爪和第二抱爪闭合后相互抵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箱涵件的抓斗装置中,第一起吊梁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若干组,相邻的第一起吊梁之间固定连接;第二起吊梁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若干组,相邻的第二起吊梁之间固定连接;每个第二起吊梁上均设有对应的第一抱爪和第二抱爪。
进一步地,前述的箱涵件的抓斗装置中,相邻的第一抱爪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柱连接,第一拉绳与第一连接柱连接;相邻的第二抱爪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柱连接,第二拉绳与第二连接柱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箱涵件的抓斗装置中,第一起吊梁和第二起吊梁沿竖向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25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