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养殖尾水净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01576.7 | 申请日: | 2019-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3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霞赞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骏键 |
| 地址: | 2013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养殖 水净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生态养殖尾水净化系统,包括:一构成在地面上的用于围水的围堰;一铺设在所述围堰的底面及其四周边坡上的土工布层;一铺设在所述围堰的底面处且位于所述土工布层上的黄沙层;若干均匀间隔种植在所述黄沙层上的水生植物;一铺设在在所述围堰的底面处且位于所述黄沙层上的供氧管,在所述供氧管上轴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气孔;若干漂浮在所述围堰的水面上的浮水藻类;以及养殖在所述围堰内的淡水螺蛳。本实用新型利用围堰进行围水,并采用土工布层进行隔水,避免水向地底下渗透,同时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利用水生植物、浮水藻类以及淡水螺蛳对尾水进行净化,净化效果佳,工程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养殖尾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被排向湖泊、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在我国湖泊中,已有65%的湖泊呈现富营养化状况,29%的湖泊正在转向富营养化状态。水体污染的日益加剧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水体污染治理迫在眉睫。目前关于水体污染治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由于生物法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廉价和易操作,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利用水生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现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已有的植物修复技术,大多数依靠单一的水生植物对养分吸收去除水体氮磷,很难有效地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成效不显著,净化后的水达不到养殖业的要求,同时还存在工程耗资量大的问题。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净化效果佳、工程成本低的生态养殖尾水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态养殖尾水净化系统,包括:
一构成在地面上的用于围水的围堰;
一铺设在所述围堰的底面及其四周边坡上的土工布层;
一铺设在所述围堰的底面处且位于所述土工布层上的黄沙层;
若干均匀间隔种植在所述黄沙层上的水生植物;
一铺设在在所述围堰的底面处且位于所述黄沙层上的供氧管,所述供氧管的一端与供氧设备的出气口连接,其另一端封闭,在所述供氧管上轴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气孔;
若干漂浮在所述围堰的水面上的浮水藻类;以及
养殖在所述围堰内的淡水螺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生植物为水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黄沙层的厚度为15mm~30mm。
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围堰进行围水,并采用土工布层进行隔水,避免水向地底下渗透,同时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利用水生植物、浮水藻类以及淡水螺蛳对尾水进行净化,净化效果佳,工程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霞赞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霞赞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1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滑结构的台阶踏板
- 下一篇:一种六自由度放射治疗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