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板梁钢绞线张拉时断裂飞弹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1257.6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8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佳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薛芳芳 |
地址: | 2151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板梁钢绞线张拉时 断裂 飞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防板梁钢绞线张拉时断裂飞弹的装置,包括角板,角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角板顶部的左侧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与角板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有位于凹槽内的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面连接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的顶部连接有第二钢管,第二钢管的两侧焊接有固定板,第二钢管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板,角板的右端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该种预防板梁钢绞线张拉时断裂飞弹的装置,通过设置角板,如果张拉过程中出现钢绞线断裂或者锚固端松掉而出现钢绞线飞起弹射的现象,角板可以挡住弹飞出的钢绞线,减小其飞弹出的力道,从而进一步减小事故的发生,加强了对工人的安全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具体为一种预防板梁钢绞线张拉时断裂飞弹的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绞线在工程中使用极其广泛,不管是在大型箱梁施工中,还是在小型桥梁施工中,钢绞线是必不可少的材料,空心板梁的施工中,钢绞线的张拉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工程质量的控制点,可以影响到成品板梁的预拱度,因此,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也是值得重视的。
由于每一种板梁都有图纸要求分布的钢绞线,且每一种桥梁的张拉力完全不同,因此,钢绞线的力学性能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而钢绞线的张拉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防护装置,如果工人在锚端固定不仔细时,是很有可能出现钢绞线飞弹出的情况的,而钢绞线飞弹时很容易对工人造成伤害,为杜绝一切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预防板梁钢绞线张拉时断裂飞弹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板梁钢绞线张拉时断裂飞弹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预防板梁钢绞线张拉时断裂飞弹的装置,包括角板,所述角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角板顶部的左侧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角板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有位于凹槽内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面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顶部连接有第二钢管,所述第二钢管的两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钢管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板,所述角板的右端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有固定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圆钢、轴承和第一钢管,所述第一钢管的底部与第二钢管连接,所述轴承位于第一钢管的内部且与第一钢管固定连接,所述圆钢的底端位于轴承的内部且与轴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二底板和轮子,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与角板右侧的凹槽连接,且支撑板的顶端通过螺栓螺母与角板相连,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第二底板顶部的右侧相连,所述轮子位于第二底板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子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轮子位于角板底部的四角,且轮子可采用自锁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和第一底板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螺栓螺母的底端与地面相连,且地面上放置有位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钢绞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角板的横截面为L型,所述连接板的形状为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角板的位置与钢绞线的位置垂直,且钢绞线位于角板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为三百毫米,所述支撑板的宽度为六十毫米,且支撑板的厚度为八毫米,所述第一底板的长度为二十厘米,所述第一底板的宽度为二十厘米,所述第一底板的厚度为八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预防板梁钢绞线张拉时断裂飞弹的装置,通过设置角板,如果张拉过程中出现钢绞线断裂或者锚固端松掉而出现钢绞线飞起弹射的现象,角板可以挡住弹飞出的钢绞线,减小其飞弹出的力道,从而进一步减小事故的发生,加强了对工人的安全防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佳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佳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1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