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9565.X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6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菊;陈宝勤;陈彦昌;谢翊;张晓静;王慧敏;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 |
代理公司: | 41131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俊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件 前臂板 锁紧 上臂托板 上端 上肢 铰接 手部 下端 前臂 本实用新型 锻炼装置 挛缩畸形 牵引组件 治疗效果 安装耳 牵拉板 两组 挛缩 牵拉 康复 锻炼 | ||
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上臂托板、前臂板和手部板,上臂托板的上端设有安装耳,上臂托板的下端通过第一锁紧铰接件与前臂板的上端铰接,前臂板上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连接有前臂牵拉板,前臂板的下端通过第二锁紧铰接件与手部板的上端铰接,第二锁紧铰接件与第一锁紧铰接件的结构相同;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对上肢挛缩的病人进行牵拉锻炼,治疗效果佳,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脑血管意外、烧伤等多种疾病可导致上肢挛缩,上肢挛缩多是由于肌肉、肌腱异常收缩或者皮肤瘢痕导致,多为向掌侧挛缩。现在一般治疗方式为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进行牵引治疗,现在一般是患者家属进行徒手牵引,没有专门的装置进行治疗,徒手牵引效果不佳并且费事费力,在进行牵引治疗时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牵引,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后期再进行功能锻炼也不能取得很好地治疗效果,徒手牵引不能达到牵引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对挛缩上肢进行牵引锻炼的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上臂托板、前臂板和手部板,上臂托板的上端设有安装耳,上臂托板的下端通过第一锁紧铰接件与前臂板的上端铰接,前臂板上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连接有前臂牵拉板,前臂板的下端通过第二锁紧铰接件与手部板的上端铰接,第二锁紧铰接件与第一锁紧铰接件的结构相同,手部板上通过两组第二牵引组件连接有手部牵拉板,第二牵引组件与第一牵引组件的结构相同;
上臂托板、前臂牵拉板以及手部牵拉板上均连接有固定束带,上臂托板、前臂牵拉板以及手部牵拉板的内侧面上均设有海绵衬层。
第一锁紧铰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锁紧件,第一固定板固定在上臂托板的下端,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圆孔,第二固定板固定在前臂板的上端,第二固定板上垂直固定有圆柱销,圆柱销插设在第一固定板的圆孔内,第二固定板通过圆柱销与第一固定板铰接,所述的锁紧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锁紧件包括插销杆和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固定块上开设有穿孔,圆柱销的端部外周开设有若干插孔,若干个插孔绕圆柱销的轴线均匀布置,插销杆穿设在固定块的穿孔内且插销杆的一端部插设在圆柱销的其中一个插孔内,插销杆上固定有操作板,插销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操作板和固定块顶压配合。
两组第一牵引组件上下并排设置,每组第一牵引组件包括螺杆和球头铰链,前臂牵拉板的侧部开设有燕尾滑槽,球头铰链的球碗部滑动连接在燕尾滑槽内,前臂板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螺杆的端部连接在球头铰链的球头部上,螺杆的另一端设有手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需要对病人的肘部挛缩关节进行牵拉康复训练时,首先通过第一锁紧铰接件调整前臂板与上臂托板的角度至合适位置,具体调节时,将插销杆拔出圆柱销的插孔,转动前臂板,前臂板绕圆柱销的轴线转动,直至合适位置后,松开插销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销杆的端部插回至圆柱销的其中一个插孔内,接着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调整前臂牵引板的位置,使得前臂牵引板与病人的挛缩前臂相贴合,然后利用固定束带将病人的挛缩前臂固定在前臂牵引板上;接着开始进行牵引锻炼,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对前臂牵引板进行牵拉,从而牵拉病人的挛缩前臂,待病人感觉一定疼痛时,停止对第一牵引组件的操作,使得前臂牵引板处于某一倾斜状态,开始对病人的挛缩前臂进行持续牵拉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牵拉定型后,再调整前臂牵引板的位置,重新确定前臂的牵拉度,以满足不同挛缩程度锻炼需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对上肢挛缩的病人进行牵拉锻炼,治疗效果佳,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9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健身器材的助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手部锻炼康复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