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驱动采样装置的采样针运动的垂直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8775.7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8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管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多(香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33/48;G01N3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中国香港上环德辅***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驱动 采样 装置 运动 垂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驱动采样装置的采样针运动的垂直驱动机构,包括垂直传动组件、连接在垂直传动组件上的垂直主臂和承载组件,该承载组件与垂直主臂固定连接,用于在驱动采样针垂直运动过程中施力于采样针。本实用新型的垂直驱动机构和采样装置应用于的全自动样品分析仪中,通过承载组件的联动,实现了水平驱动和垂直驱动组件的联动,简化了产品结构,并且减少了动力电机的设置,同时降低了产品采样过程中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分析液体样本的全自动样品分析仪以及用于该分析仪上的采样装置,以及用于采样装置使其垂直运动的垂直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下面的背景技术用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全自动样品分析仪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检测领域,例如用这些分析仪分析血液样本,尿液样本中的被分析物成分,在血液细胞分析中,需要通过采样针实现血液的采集,采样针利用传动机构实现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运动。
例如中国专利CN200620054318.9采用二自由度采样机构包括机座、升降动力件、偏转动力件、同步带、升降连接件、采样针滑块组件、偏转连接件、导向轴及偏转轴,该升降动力件及偏转动力件安装在该机座上,该同步带通过同步带轮竖直状安装在该机座上,该同步带轮与升降动力件联动,该升降连接件固定在同步带上并与采样针滑块组件联动,该偏转连接件与偏转动力件联动,该导向轴及偏转轴竖直状安装在该采样针滑块组件和该偏转连接件之间,且该采样针滑块组件活套在该导向轴和该偏转轴上。通过同步带传动采样针滑块组件沿导向轴垂直升降。该专利技术无法实现采样针的水平运动。
现有全自动样品分析仪的采样装置还存在需要使用较大功率的电机才能完成采样,分析仪的成本居高不下,采样耗时长,安装精度要求高,生产效率低和使用过程的返修率高等需要改进的方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首先是提供一种垂直驱动机构,能够低功率而高效率的驱动采样装置的采样针垂直运动。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驱动采样装置的采样针运动的垂直驱动机构,包括垂直传动组件、连接在垂直传动组件上的垂直主臂和承载组件,该承载组件与垂直主臂固定连接,用于在驱动采样针垂直运动过程中施力于采样针。
垂直驱动机构驱动垂直主臂向上做垂直运动过程中时,承载组件被垂直主臂带动向上运动,产生通过向上的力承载并推动采样针向上运动。垂直驱动机构驱动垂直主臂向下做垂直运动过程中时,承载组件被垂直主臂带动向下运动,产生向下的力承载并牵引采样针向下运动;同时,由于采样针与承载组件一起增加了自重,增加了向下的力,更有利于采样针对样本仓的穿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承载组件包括水平导向槽和滚轮,滚轮位于在水平导向槽内;所述水平导向槽与垂直主臂固定连接;所述滚轮与采样针连接。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滚轮和采样针通过采样针固定座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承载组件包括水平导向轴和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套接在水平导向轴上;水平导向轴与垂直主臂固定连接;直线轴承与采样针连接。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直线轴承和采样针通过采样针固定座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垂直传动组件包括电机,转轴,与电机连接的第一传动轮和与转轴连接的第一转轴轮;所述第一转轴轮的齿数大于第一传动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垂直传动组件还包括连接在转轴另一端的第二转轴轮,同步带轮,位于第一传动轮和第一转轴轮上的第一同步带,位于第二转轴轮和同步带轮上的第二同步带;垂直主臂连接在第二同步带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垂直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直线导向副,垂直主臂与第一直线导向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多(香港)有限公司,未经利多(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87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