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沼液液体肥的配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8310.1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然;邓丽芳;钱鑫;王鲁丰;李德念;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 |
代理公司: | 44001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燕;莫瑶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液 无机肥料 液体肥 本实用新型 储存容器 过滤系统 均匀设置 控制系统 注水管 肥管 肥料 固液分离器 固液分离 沼液原液 储存罐 搅拌器 沼液肥 注水孔 肥液 混入 稀释 液泵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沼液液体肥的配肥系统。该配肥系统,包括沼液过滤系统、无机肥料溶肥系统和配肥系统,沼液过滤系统包括沼液原液罐、固液分离器和沼液储存罐,无机溶肥系统包括肥料储存容器,肥料储存容器中设置有搅拌器,配肥系统包括配肥罐和自动配肥控制系统,通过自动配肥控制系统控制,沼液和无机肥料经沼液肥液泵输送通过注肥管注入配肥罐中,配肥罐上还设置有将注水管,注肥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使沼液和无机肥料均匀混入配肥罐内的肥液孔,注水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使沼液和无机肥料均匀稀释的注水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适用于沼液液体肥的配肥系统解决了因部分沼液固液分离不佳等原因造成的沼液液体肥底部沉淀及浓度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配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沼液液体肥的配肥系统。
背景技术:
沼液是一种常见且典型的优质液体肥的原料,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抗性及大量营养物质,包含对作物生长非常重要的大量元素与中量元素。同时,沼液还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培肥土壤的作用。沼液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液体肥料可直接被作物所吸收,参与光合作用并最终促进作物的生长。但单纯的施用沼液并不能满足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养分需求,一般农业生产中我们会在沼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溶性好的无机化肥来提高沼液液体肥的养分含量。
已公开的技术中,虽有在沼液中添加其他肥料的相关方案,但往沼液中添加肥料造成劳动强度过大,实际操作中沼液与无机化肥肥液混合不匀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沼液置于沼液罐中过久也会造成沼液浓度上下不匀,进而会引发沼液肥烧苗烧根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沼液液体肥的配肥系统,解决了因部分沼液固液分离不佳等原因造成的沼液液体肥底部沉淀及浓度大等问题;通过对管道进行改造解决了在沼液中添加无机肥料肥液及稀释不均的问题;该配肥系统成本低廉,便于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沼液液体肥的配肥系统,包括沼液过滤系统、无机肥料溶肥系统和配肥系统,所述的沼液过滤系统包括存储沼液的沼液原液罐、将所述的沼液原液罐中的固液分离的固液分离器和存储经过固液分离器处理得到的沼液的沼液储存罐,所述的无机溶肥系统包括储存无机肥料的肥料储存容器,所述的肥料储存容器中设置有使无机肥料溶解的搅拌器,所述的配肥系统包括配肥罐和自动配肥控制系统,通过自动配肥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沼液和无机肥料经沼液肥液泵输送通过注肥管注入配肥罐中,所述的配肥罐上还设置有将所述的沼液和无机肥料稀释的注水管,所述的注肥管上由上到下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使沼液和无机肥料均匀混入配肥罐内的肥液孔,所述的注水管上由上到下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使沼液和无机肥料均匀稀释的注水孔。
优选,还包括施肥系统,所述的施肥系统包括碟片过滤器,配肥罐内的沼液液体肥通过液体肥输送泵输送进入碟片过滤器处理,经过碟片过滤器处理后的沼液液体肥用于田间施肥。
该配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养殖场经发酵的沼液储存于沼液原液罐中,经过固液分离器过滤掉沼液中残存的沼渣等物质,处理后的沼液最后储存于沼液储存罐中;按照作物生长需求将一定量的无机肥料倒入肥料储存容器中,同时开启肥料储存容器的搅拌器使无机肥料完全溶解得到无机肥料肥液。
计算所需的沼液用量,利用自动配肥系统控制通过沼液肥液泵经注肥管往配肥罐中注入沼液和无机肥料肥液,注肥管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肥液孔,该肥液孔的设置使沼液和无机肥料肥液混合均匀;注肥完毕后,开启水泵通过注水管往配肥罐里注入清水对沼液和无机肥料肥液进行稀释得到沼液液体肥,在注水管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注水孔,使沼液液体肥稀释均匀,最后通过水泵开启循环进一步保证配肥罐里沼液液体肥上下层的均匀性。
稀释完成的沼液液体肥通过液体肥输送泵经碟片过滤器进一步过滤固体残渣,连接到田间的滴管系统或者直接喷施。
优选,所述的肥液孔的直径为5~15mm,所述的注水孔的直径为10~3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8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