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转床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7616.5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7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肖骏;马渝;张颖;汪浩;考国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 |
代理公司: | 50229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施永卿 |
地址: | 400014***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臂 转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断裂现象 牵引结构 驱动机构 医源性 圆柱卡 滑动 滑槽 卡槽 拉紧 推入 托起 转运 机器人 分担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转床机器人,由机架、前臂和牵引结构构成,推动所述机架将所述前臂推入患者的身下,将患者托起时,启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圆柱沿着所述滑槽滑动,直到所述圆柱靠近患者时,启动所述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向上拉紧所述圆柱,将所述圆柱卡合在所述卡槽内,起到分担所述前臂所承受的拉力的效果,进而获得避免前臂转运患者时断裂现象的发生,避免对患者造成医源性伤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转床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各级医院外科手术患者,介入手术患者,急症抢救室患者和各专科监护室重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经历转床的过程,都是由多名医护人员移动患者,存在多个医护人员协作转床困难,现都是采用机械手去替代人工转床,存在机械手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前臂容易断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转床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医护人员协作转床困难,容易对患者造成医源性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医用转床机器人,所述转床机器人包括机架、前臂和牵引结构,所述前臂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前臂的另一端指向患者,所述牵引结构与所述前臂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前臂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前臂上具有滑槽和卡槽,所述牵引结构包括圆柱、拉绳、转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圆柱与所述前臂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圆柱的轴线与所述前臂的轴线垂直,所述卡槽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卡槽的数量为多个,并位于所述滑槽远离地面的方向,所述卡槽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圆柱的直径,所述拉绳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两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前臂的两侧,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与两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前臂滑动连接,并沿着所述滑槽滑动,且与所述圆柱铰接。
其中,所述前臂为半圆弧形,开口朝向远离地面的一侧。
其中,所述前臂与所述机架铰接。
其中,所述前臂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一端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第二臂套入所述第一臂,并与所述第一臂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臂的另一端指向患者。
其中,所述前臂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第二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臂与所述机架之间,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第一臂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限位柱的轴线与所述滑槽的轴线垂直。
其中,所述机架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机架朝向患者的一侧,所述前臂与所述机架铰接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转床机器人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指向病床,且位于所述前臂与地面之间。
其中,所述机架上具有通槽,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通槽内。
其中,所述转床机器人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且与地面滚动连接。
其中,所述前臂的转动角度大于等于零度,并小于九十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转床机器人,通过由机架、前臂和牵引结构构成,推动所述机架将所述前臂推入患者的身下,将患者托起时,启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圆柱沿着所述滑槽滑动,直到所述圆柱靠近患者时,启动所述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向上拉紧所述圆柱,将所述圆柱卡合在所述卡槽内,起到分担所述前臂所承受的拉力的效果,进而获得避免前臂转运患者时断裂现象的发生,避免对患者造成医源性伤害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7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