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式超声增强型阻滞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6920.8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1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恒;朱彩艳;罗南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N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式 超声 增强 阻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超声增强型阻滞针,包括针管、针座和固定座;所述针管的进液端与所述针座连接;所述固定座设有导向孔和螺纹孔,所述导向孔贯通所述固定座相对的两端,所述针管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固定座能沿所述针管的轴向移动;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导向孔交汇导通,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针管的位置;待固定座移动至所需位置后,便可拧紧调节螺钉以固定针管与固定座之间的位置,此时不但能够固定针管与固定座之间的位置关系,也能避免针管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即医护人员能够单手对阻滞针进行操作维持固定,以便双手同时进行不同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方案,特别涉及一种新式超声增强型阻滞针。
背景技术
在应用超声阻滞针的过程中,超声阻滞针将会插入病患的体内,但由于人体肌肉柔软,所以在没有外力阻碍的情况下,超声阻滞针容易倾倒,为了得到合适的插入角度,一个医护人员必须双手拿稳超声阻滞针,并由另一个医护人员进行输液等操作,从而导致操作效率低下,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此技术问题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超声增强型阻滞针,以解决现有超声阻滞针难以进行单手操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式超声增强型阻滞针,包括针管、针座和固定座;所述针管的进液端与所述针座连接;所述固定座设有导向孔和螺纹孔,所述导向孔贯通所述固定座相对的两端,所述针管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固定座能沿所述针管的轴向移动;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导向孔交汇导通,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针管的位置。
其中,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导向孔垂直交汇导通,所述调节螺钉能够调节至与所述针管抵接。
其中,所述导向孔的内部设有转向球,所述转向球设有直孔,所述直孔贯通所述转向球,所述针管还穿过所述直孔,所述直孔的孔口口径小于所述导向孔的孔口口径,以使所述转向球能够带动所述针管在所述导向孔内转动;所述调节螺钉能够调节至与所述转向球抵接。
其中,所述针管包括方形针管和圆形针管;所述方形针管的进液端与所述针座连接,所述方形针管的出液端与所述圆形针管的进液端连接导通,所述圆形针管的出液端设有针头。
其中,所述圆形针管能够导电;所述针座上设有导电线,所述导电线的一端置于所述针座内部并与所述圆形针管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线的另一端置于所述针座外部并电性连接有导电接头。
其中,所述方形针管能够导电,所述导电线通过所述方形针管与所述圆形针管电性连接,所述方形针管的外表面覆盖有绝缘涂层。
其中,所述针头的端部呈圆弧状。
其中,所述针头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贯通针头的针壁。
其中,所述通孔的孔壁呈多面体状。
其中,所述圆形针管的外壁设有多个凹孔,多个所述凹孔呈蜂窝状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所述针管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固定座能沿所述针管的轴向移动,所以在阻滞针插入成功后,可以将固定座移向针管的插入处;而又由于;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导向孔交汇导通,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针管的位置,所以带固定座移向所需位置后,便可通过拧紧调节螺钉固定针管与固定座之间的位置,不但能够固定针管与固定座之间的位置关系,也能避免针管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即医护人员能够单手对阻滞针进行操作维持固定,以便双手同时进行不同的操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6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静止土压力系数的模型箱
- 下一篇:滴管分配器及具有该滴管分配器的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