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回转装置及救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6535.3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5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军;魏亚男;张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A62B1/18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11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件 制动基座 防回转装置 制动 救援设备 传动轴 制动齿 制动盘 分离位置 锁止机构 停止转动 制动位置 齿槽 本实用新型 齿槽啮合 方向转动 救援效率 位置锁定 制动盘沿 转动配合 转动套设 固装 绳索 转动 保证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回转装置及救援设备。该防回转装置包括制动基座、制动盘、制动件和锁止机构,制动基座转动套设于传动轴,制动盘固装于传动轴,制动件与制动基座转动配合,制动件能够在第一制动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转动,当制动件位于分离位置时,制动件上的第一制动齿与制动盘上的制动齿槽分离;当制动件位于第一制动位置时,第一制动齿与制动齿槽啮合,且能够阻止制动盘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使传动轴停止转动,使绳索即刻停止转动,能够有效保证救援效率,并且通过锁止机构将制动件和制动基座的位置锁定,防止第一制动齿从制动齿槽内脱离,进一步保证制动的安全性。救援设备包括上述防回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回转装置及救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程建设、风力发电、船舶吊装、通讯建设、桥梁建造等领域均涉及到高空施工作业。在进行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施工人员从高空坠落的意外情况发生,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极大的影响到企业的工作效率。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救援设备保障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以工程建筑中的应用为例,一旦发生险情,被救援人员可通过救援设备从施工建筑上缓速降落到地面,实现自救;也可以通过救援设备并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被拉升到建筑顶层,实现拉升救援。
现有的救援设备通常包括离心限速系统、手轮、传送轴、壳体、单向锁止器和绳轮机构。其中,手轮与传动轴固接,离心限速系统固定套设在传送轴上,并与绳轮机构传动连接,壳体罩设在离心限速系统、绳轮机构外和单向锁止器外。使用时,将壳体固定,并将绳索的一端系在被救援人员身上。当通过救援设备自救时,绳索穿过绳轮机构,通过绳索带动绳轮机构转动,绳轮机构带动离心限速系统转动,当离心限速系统转动到一定速度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离心限速系统与壳体摩擦并限制绳轮机构的转动速度,进而控制绳索以及被救援人员的下降速度。当通过救援设备进行拉升救援时,绳索穿过单向锁止器并穿过绳轮机构,通过转动手轮带动离心限速系统转动,进而带动绳轮机构转动,由于转动速度较慢,离心限速系统不会与壳体摩擦,绳轮机构对绳索向上拉升,并通过单向锁止器防止因意外情况导致的绳索向下突然急速滑动,但是在此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抓稳并转动手轮,很容易筋疲力尽,因而需要频繁歇息。歇息时,救援人员将手离开手轮,通过单向锁止器对绳索进行单向锁止。
但是单向锁止器在由解锁状态到锁止状态的转换过程中,绳索需要向下一定距离的滑移,这就导致救援工作的重复性,降低了救援的效率。并且,如果单向锁止器功能失效,将造成被救人员的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回转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救援设备在用于向上提升救援时,绳索容易出现滑移导致救援效率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回转装置,该防回转装置包括:
制动基座,被配置为套接于所述传动轴;
制动盘,被配置为固装于所述传动轴,所述制动盘的外周面上均布有制动齿槽;
制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制动基座上,所述制动件上设有第一制动齿,当所述第一制动齿与所述制动齿槽啮合时,所述第一制动齿能够阻止所述制动盘沿第一方向转动;
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制动件和所述制动基座的相对位置锁定或解锁。
作为救援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制动件上还设有第二制动齿,当所述第二制动齿与所述制动齿槽啮合时,所述第二制动齿能够阻止所述制动盘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
作为救援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制动件相对于所述制动基座转动的中心为O1,所述制动盘的中心为O2,O1和O2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制动盘的半径为R1,所述第一制动齿与O1之间的间距为R2,所述第二制动齿与O1之间的间距为R3,所述第二制动齿和所述第一制动齿关于O相对设置,R1+R2>L,R1+R3>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6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智能逃生包
- 下一篇:高楼火灾多人速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