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易分支“8”字型光缆及其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94735.5 | 申请日: | 2019-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6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华;金牛;季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光信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32243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海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护套 本实用新型 铝带 束管 字型 模具 成型模具 承重钢丝 光纤技术 制造过程 撕裂绳 填充绳 预成型 绞合 截断 生产工艺 下层 挤出 上层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易分支“8”字型光缆、成型模具,涉及光纤技术领域,现有的“8”字型光缆的生产工艺复杂,且光缆在使用中需要分支时必须要截断整根光缆。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包括护套Ⅰ、护套Ⅱ以及光缆吊颈,护套Ⅰ内包括多根束管、撕裂绳、上层铝带、下层铝带,护套Ⅱ内包括承重钢丝;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可以让光缆在制造过程中免去了填充绳挤出、层绞绞合两道工序,同时铝带直接由模具完成预成型;光缆在使用中,可对任意束管进行施工,且不影响其余束管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易分支“8”字型光缆及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在常规使用的铝带式层绞式光缆,主要由光纤、纤膏、塑料束管、填充绳、阻水缆膏、中心加强件、双面覆膜铝带、聚乙烯护套料组成。束管、填充绳、中心加强件等经过层绞设备绞合制成缆芯,缆芯纵包铝带后挤塑护套。需要历经填充绳挤塑、束管挤塑、层绞绞合、铝带纵包、护套挤塑等工序。使用中的光缆在需要分支时需截断整根光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能在光缆使用过程中能对部分束管进行快捷施工的光缆,也没有一种既能减少生产工序,又能包覆铝带的生产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在任意段长位置开天窗,且能够在不影响其余束管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对部分束管进行施工的“8”字型光缆。并且可以免去填充绳挤出、层绞绞合、铝带纵包等工序,在束管生产完成后可直接挤制护套的的生产模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易分支“8”字型光缆,包括护套Ⅰ、护套Ⅱ以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光缆吊颈,所述护套Ⅰ、护套Ⅱ以及光缆吊颈连为一体且三者形成横截面为“8”字型的外护套,所述护套Ⅰ的外径小于护套Ⅱ的外径,所述护套Ⅰ内设置有承重钢丝,所述护套Ⅱ内设有多根束管,所述束管包括多根光纤、以及填充在束管与光纤之间的纤膏,所述束管并列分布成带状、且所述束管两侧各设有一根撕裂绳,所述束管、撕裂绳外包覆有上层铝带与下层铝带,所述束管与撕裂绳、上层铝带、下层铝带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阻水缆膏。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为着色光纤,所述光纤的外径为250-260μm、着色层厚度3-5μm。
进一步地,所述束管为PBT束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铝带、下层铝带的宽度大于多根束管并排组合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新型易分支“8”字型光缆的成型模具,包括模芯、和与所述模芯配合的模套,所述模芯与模套通过模芯的定位孔、模套的定位槽、定位销紧密配合安装,所述定位销上设有间距调节垫圈;所述模芯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上侧设有贯通的上层铝带过线口、下侧设有贯通的下层铝带过线口,所述上层铝带过线口上侧设有贯通的承重钢丝过线口;所述模套上设有 “8”字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免去了填充绳挤出、层绞绞合两道工序,节省材料和各类生产费用;免去了铝带纵包台,铝带由模芯完成预成型,通过挤压式模具护套挤出压力完成包覆;光缆在使用中,可对任意束管进行施工,且不影响其余束管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易分支“8”字型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着色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束管制备的工艺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模芯、模套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模芯、模套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模芯的模嘴部分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光信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光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4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