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殡葬用血管提钳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4529.4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 |
主分类号: | A61B16/00 | 分类号: | A61B16/00;A61B1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10004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殡葬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殡葬用血管提钳,包括两把持部、分别与该两把持部连接的两钳臂、分别连接设于该两钳臂前端的两钳头及由两钳头的前端向下延伸设置的一提环,该两钳臂通过连接轴可转动连接,该提环包括分别与两钳头的前端连接的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该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的底端相互抵靠。该殡葬用血管提钳由于提环结构的设计,操作时可完全套住血管,从而不会对血管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具,特别涉及殡葬用血管提钳。
背景技术
进行特殊遗体防腐时需分离血管为下一步操作奠定基础,但普通医用止血钳为直头且头部为锯齿形,在分离血管时会对遗体脆弱的血管造成损伤,防腐液可能会从损伤的血管中溢出,从而导致防腐液就不能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殡葬专用的血管提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殡葬用血管提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对血管造成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殡葬用血管提钳,包括两把持部、分别与该两把持部连接的两钳臂、分别连接设于该两钳臂前端的两钳头及由两钳头的前端向下延伸设置的一提环,该两钳臂通过连接轴可转动连接,该提环包括分别与两钳头的前端连接的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该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的底端相互抵靠。
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分别为相对设置的圆弧状。
优选方案为,所述提环与钳臂垂直设置。
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半环的底端与第二半环的底端之间设有凹槽及收容于凹槽内的凸起。
优选方案为,所述血管提钳为不锈钢钳。
优选方案为,所述血管提钳的长度为16㎝,提环的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所在圆的直径为1㎝。
优选方案为,所述血管提钳的长度为19㎝,提环的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所在圆的直径为2㎝。
优选方案为,所述两钳臂的中部相对设有一挂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殡葬用血管提钳由于提环结构的设计,操作时可完全套住血管,从而不会对血管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殡葬用血管提钳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
10、把持部;20、钳臂;30、钳头;50、提环;60、挂齿;51、第一半环;52、第二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该殡葬用血管提钳包括两把持部10、分别与该两把持部10连接的两钳臂20、分别连接设于该两钳臂20前端的两钳头30及由两钳头30的前端向下延伸设置的一提环50,该两钳臂20通过连接轴可转动连接。该两钳臂20的中部相对设有一挂齿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未经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4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餐柜
- 下一篇:新型一体化电能表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