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拼拆弹性轨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3520.1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6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平;张艳军;赵磊;戴春阳;安彦坤;张梦楠;方恒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28 | 分类号: | E01B3/28;E01B3/32;E01B19/00;E01B9/68;E01B3/48 |
代理公司: | 11230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候晓丹;张亚军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字钢连杆 弹性隔离 套靴 混凝土轨枕 减振垫板 轨枕 弹性轨枕 开口 本实用新型 伸出 地铁运营 对称设置 施工空间 竖直设置 相对设置 基坑 连接板 内固定 下翼缘 底壁 腹板 壳套 内腔 无盖 施工 预制 嵌入 容纳 支撑 | ||
一种可拼拆弹性轨枕结构,轨枕包括两个独立的相对对称设置的混凝土轨枕块、工字钢连杆、弹性隔离套靴、减振垫板;工字钢连杆预制固定在混凝土轨枕块内并从其一头伸出,工字钢连杆的上、下翼缘水平且腹板竖直设置;弹性隔离套靴为容纳混凝土轨枕块的壳套,弹性隔离套靴顶部无盖且在一头设置开口,在其内底壁上放置减振垫板,混凝土轨枕块嵌入弹性隔离套靴内腔支撑在减振垫板上并与弹性隔离套靴固定,工字钢连杆从开口伸出,弹性隔离套靴设置在轨枕基坑内固定,两个相对设置的混凝土轨枕块内的工字钢连杆对接,对接的工字钢连杆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现有弹性轨枕施工时受地铁运营状况影响、施工时间长、施工空间有限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地铁道床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地铁道床改造的一种可拼拆弹性轨枕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出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环境噪声问题变得日益重要。轨道结构作为支撑列车运行的主要结构,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是保证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保证。由轨道结构承载力降低和病害引起的钢轨几何状态降低、线路平顺性下降是引发异常轮轨振动噪声的主要因素,严重时将危及行车安全。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轨道结构病害发展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轨道交通线路面临着养护、维修的问题。
整体道床在地铁中广泛应用,为彻底解决道床病害,降低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噪声,需要对病害严重、振动超标的地段进行道床改造。弹性轨枕作为一种中级减振措施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减振地段,由钢筋混凝土轨枕、橡胶包套、微孔橡胶垫板三个部件组成,组装后置于既定位置后浇筑整体道床,减振效果为8~12dB。由于地铁运营条件复杂,天窗期段,施工空间有限的特点,现有的弹性轨枕不适用地铁改造施工,急需研发一种用于地铁道床改造的可拼拆弹性轨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拼拆弹性轨枕结构,解决现有弹性轨枕施工时受地铁运营状况影响、施工时间长、施工空间有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可拼拆弹性轨枕结构,所述轨枕包括两个独立的相对对称设置的混凝土轨枕块、工字钢连杆、弹性隔离套靴、减振垫板;
所述工字钢连杆预制固定在混凝土轨枕块内并从所述混凝土轨枕块一头伸出,所述工字钢连杆的上、下翼缘水平且腹板竖直设置;
所述弹性隔离套靴为容纳所述混凝土轨枕块的壳套,所述弹性隔离套靴顶部无盖且在一头设置开口,在其内底壁上放置减振垫板,所述混凝土轨枕块嵌入弹性隔离套靴内腔支撑在减振垫板上并与弹性隔离套靴固定,所述工字钢连杆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弹性隔离套靴设置在轨枕基坑内固定,
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混凝土轨枕块内的工字钢连杆对接,对接的所述工字钢连杆在上翼缘顶面、下翼缘底面均设置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腹板两侧侧面均设置竖向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水平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所述弹性隔离套靴开口端,所述开口下方留有凸起的挡沿围挡限位所述减振垫板,所述挡沿与弹性隔离套靴底壁及侧壁一体成型。
所述弹性隔离套靴顶部朝外设置一圈凸缘;所述弹性隔离套靴与基坑之间的空隙通过浇注砂浆填充固定;所述凸缘嵌入砂浆内固定。
所述混凝土轨枕块上设置钢轨,所述钢轨通过钢轨固定扣件固定在混凝土轨枕块上,各个所述混凝土轨枕块上的所述钢轨固定扣件前后交错设置在钢轨两侧。
所述弹性隔离套靴和混凝土轨枕块之间填充环氧树脂系胶结剂固定。
所述弹性隔离套靴和混凝土轨枕块之间设置环氧树脂系胶结剂的位置在所述弹性隔离套靴的上边沿和非开口端的竖向边沿。
所述减振垫板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材料,静刚度为15~35N/m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3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