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流体成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90871.7 | 申请日: | 2019-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8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洋;陈小平;梁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08 | 分类号: | B26F1/08 |
| 代理公司: | 43217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大为 |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体箔 辊筒组 集流体 上辊筒 下辊筒 放料辊 贯通孔 上凸起 收料辊 分列 本实用新型 成孔装置 打孔 贯穿孔 无毛刺 平滑 成孔 收卷 凸起 去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流体成孔装置,包括用于将集流体箔卷放的放料辊、用于将集流体箔形成贯通孔的第一辊筒组以及用于将成孔集流体收卷的收料辊;所述放料辊以及收料辊分列在第一辊筒组的两侧;所述第一辊筒组包括第一上辊筒以及第一下辊筒,第一上辊筒以及第一下辊筒分列在集流体箔两侧;所述第一上辊筒以及第一下辊筒上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上辊筒上凸起与第一下辊筒上凸起一一对应。通过本装置的第一辊筒组对集流体箔进行打贯通孔,打孔后的集流体两面均无毛刺,孔径周围更加平滑,贯穿孔区域的集流体可以去除,降低集流体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流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流体成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以及数码电子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大容量、更耐用的锂离子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及其电子产品领域。
目前商业化的电动汽车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130Wh/kg,循环次数约为2000 次,一般行驶里程为100~200公里,导致电动汽车难以实现普及;因此研发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的动力电池显得非常必要。而目前提高动力电池的密度主要有:1)采用高容量、高压实的正负极材料,比如三元材料、NCA、高镍三元材料、硅碳负极;2)采用高压电解液;3)采用更薄的铜铝箔集流体。而方法1以及2国内虽然有大量的研究和改进,但是在短期内难以有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而方法3则是最为直观有效的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
由此,微孔集流体应运而生,现有的微孔集流体打孔方式有化学腐蚀打孔、电流腐蚀打孔、激光打孔、机械加工打孔;然而化学腐蚀打孔、电流腐蚀打孔打孔效率慢,成孔控制困难,且成孔区域被腐蚀集流体回收困难;激光打孔则成本过高;所以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打孔方式为机械打孔,机械打孔具有打孔效率快,成孔控制稳定,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但是,目前打孔方式大多为单面打孔,即从一面刺穿箔材,例如: CN102760863A采用的就是单面刺穿集流体的机械打孔方式,这种方式容易造成集流体背面有毛刺,无法有效带走成孔区域集流体降低集流体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流体成孔装置,通过本装置对集流体箔进行打孔,打孔后的集流体两面均无毛刺,孔径周围更加平滑,贯穿孔区域的集流体可以去除,降低集流体重量。
一种集流体成孔装置,包括用于将集流体箔卷放的放料辊、用于将集流体箔形成贯通孔的第一辊筒组以及用于将成孔集流体收卷的收料辊;
所述放料辊以及收料辊分列在第一辊筒组的两侧;
所述第一辊筒组包括第一上辊筒以及第一下辊筒,第一上辊筒以及第一下辊筒分列在集流体箔两侧;
所述第一上辊筒以及第一下辊筒上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上辊筒上凸起与第一下辊筒上凸起一一对应。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集流体箔形成非贯通孔的第二辊筒组,所述第二辊筒组设置在放料辊与收料辊之间,所述第二辊筒组包括第二上辊筒以及第二下辊筒,所述第二上辊筒以及第二下辊筒分列在集流体箔两侧,所述第二上辊筒以及第二下辊筒上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上辊筒上凸起与第二下辊筒上凸起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凸起多排分布在第一上辊筒、第一下辊筒、第二上辊筒以及第二下辊筒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上辊筒或第二下辊筒上的凸起高度小于集流体箔厚度的 1/2。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辊筒、第一下辊筒、第二上辊筒以及第二下辊筒上的凸起为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辊筒、第一下辊筒、第二上辊筒以及第二下辊筒上的圆柱形凸起之间的间距为0.1-2mm,圆柱形凸起直径为0.1-1mm。
优选地,所述第二上辊筒以及第二下辊筒上的圆柱形凸起为实心圆柱。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辊筒以及第一下辊筒上的圆柱形凸起为空心圆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08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软管自动修管口机
- 下一篇:一种载带异型冲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