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0510.2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2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丰收;成建;郑萌;张圣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50212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根<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槽 储水池 注水管 本实用新型 屋面结构板 排水管 屋面系统 雨水 女儿墙 透水层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保温隔热 雨水收集 抽水泵 水溢出 引入 凹设 屋面 卫生间 冲洗 连通 溢出 贮存 传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面系统,屋面系统包括屋面和女儿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屋面结构板的上方设有透水层,屋面结构板、透水层以及女儿墙形成集水槽。储水池凹设于地面。集水槽和储水池之间通过排水管和注水管连通,注水管连接有抽水泵,通过排水管能够将集水槽内要溢出的水引入储水池内,通过注水管可以在集水槽内的雨水不足时,将储水池内的水引入至集水槽内。本实用新型将雨水收集并将其用作保温隔热、冲洗卫生间,并且储水池和集水槽之间的雨水还可以互相传输,保证集水槽内贮存有雨水,而又不让集水槽内的水溢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收集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城市洪涝事件的不断发生和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城市雨水的排放与利用问题。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城市雨水径流量大,雨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却难以得到改善,雨水大多被直接排放,形成径流量,而未经利用。同时,城区绿化面积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对生存环境改善的注意。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非常紧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这种淡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倡导全民节约用水是十分必要的。若将雨水收集起来综合利用,对节约淡水而言,其意义是深刻的。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雨水收集并综合利用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雨水收集并综合利用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面系统,所述屋面系统包括屋面和女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由屋面结构板构成,在所述屋面结构板的上方设有透水层,所述屋面结构板、所述透水层以及所述女儿墙形成集水槽;所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还包括:
储水系统,所述储水系统包括储水池,所述储水池凹设于地面,所述储水池的上方开口处盖设有一储水井盖;
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包括落水管、排水管和注水管,所述屋面结构板上开设有贯通其上下两侧的落水孔,所述落水孔下端连接所述落水管,所述落水管上设置有落水控制开关;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集水槽的上部,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屋外、并穿过所述储水井盖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内;所述注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集水槽内的上部,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屋外、并穿过所述储水井盖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内,所述储水池内还设有一个抽水泵,所述注水管和所述抽水泵连接。
这样,在下雨时,雨水透过该透水层而落入集水槽内,而由于集水槽设置于屋面,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还能对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使屋内的温度更加舒适宜人,而且,在屋内发生火宅时,还可以打开落水控制开关,有助于消防过程的进行;同时,在遇到暴雨天气时,集水槽的内的水会溢出而可以通过排水管进入储水池内做储存备用,避免了集水槽内的水溢出后会使屋面产生较多积水的情况;另外,当集水槽内的水不足时,还可以通过储水池内的抽水泵将储水池内的水引入集水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集水槽相连的一端靠近所述集水槽内的边缘,且所述排水管沿房屋侧面向下延伸至地面后再穿过所述储水井盖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内;
所述注水管与所述集水槽相连的一端靠近所述集水槽内的边缘,且所述注水管沿房屋侧面向下延伸至地面后再穿过所述储水井盖而伸入至所述储水池内,并与所述抽水泵连接。
这样,排水管和注水管的设置沿着房屋侧面延伸,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空间的占用。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层由透水砖铺砌而成。
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透水层的透水效果,同时能减少透水层上方积水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0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路基排水装置
- 下一篇:自清淤泥底座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