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87810.5 | 申请日: | 2019-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8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才;闫凤屿;聂维岭;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荣才 |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坊市三***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 插板 外杆 方槽 土壤 本实用新型 同一水平线 矩形槽 空腔 销轴 工程地质勘察 弧形结构 两侧内壁 倾斜截面 取样装置 侧内壁 转动套 采集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包括外杆,所述外杆的底部开设有取样方槽,且取样方槽的四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销轴,且销轴上转动套设有取样插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取样插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为弧形结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取样插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底部均设为倾斜截面,取样插板的底部延伸至外杆的下方,取样方槽的上方设有开设在外杆上的空腔,空腔内设有四个L形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把四个取样插板之间的土壤与取样插板底部土壤切断,达到稳定快速的采集土壤,有效的避免拔出外杆时出现带不出土壤的现象发生,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勘查是地质勘查工作的简称,广义地说,一般可理解为地质工作的同义词,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和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通常在地质勘查中,为便于后期的工程建设,需要对当地的土壤进行检测,以确定黏度和松软度,现有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通常都是将管体部件插入土坑内,再插入的过程中土壤被挤压部分进入管体内,然后拔出;但是一般土壤都具有一定的黏性,管体部件插入土壤后,只能分隔管壁内外两侧的土壤,对管体部件下端口的土壤并不能有效分隔,故在拔出管体时,可能因土壤黏性造成带不出土壤,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工程地质勘察取样装置,包括外杆,所述外杆的底部开设有取样方槽,且取样方槽的四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销轴,且销轴上转动套设有取样插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取样插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为弧形结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取样插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底部均设为倾斜截面,取样插板的底部延伸至外杆的下方,取样方槽的上方设有开设在外杆上的空腔,空腔内设有四个L形杆,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L形杆对称设置,L形杆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槽并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连接杆对称设置,连接杆延伸至对应的销轴的下方并与取样插板远离取样方槽的一侧相铰接,空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内转动套设有螺杆,螺杆上螺纹套设有滑动安装在矩形孔内的移动座,空腔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四个定滑轮,所述L形杆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绳索的一端,且绳索的另一端绕过对应的定滑轮的底部并与移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螺杆的顶端延伸至外杆外并固定连接有摇盘,所述L形杆的内侧顶部与空腔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簧。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螺杆的外侧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方孔,方孔与空腔相连通,方孔与对应的L形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取样插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销轴的外侧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一侧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滑槽,矩形孔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荣才,未经张荣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7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