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土壤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7481.4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4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文洁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土 隔离门 取土管 伸缩杆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取土孔 铰接 下压 多功能土壤 连接杆连接 技术要点 铰链连接 取土装置 取样效率 取样装置 深度确定 土壤取样 土壤研究 土壤样品 连接杆 土壤 穿过 隔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土壤取样装置,涉及土壤研究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取土装置不能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同时取土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取土管、隔离门和伸缩杆,取土管内由隔板分成数个不同的取土室,取土室上设有取土孔,隔离门铰接在取土孔上,伸缩杆穿过隔板设在取土管内,伸缩杆与隔离门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两端与隔离门和伸缩杆通过铰链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取土管内设有不同高度的取土室,并在取土室上铰接有隔离门,使得取土管下压时隔离土壤进入,取土室下压深度确定时,打开隔离门取土,从而保证了取土管提取到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相对于传统技术,简化了土壤取样的步骤,提高了取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土壤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作用下形成的生态系统中独特的重要生态环境,而且它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湿地的相关研究,而湿地土壤的研究是湿地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湿地土壤由于含水量比较大,与一般土壤相比其流动性更强,当土样提取完后抽离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土壤与取样器之间摩擦力不够,而发生土壤脱离的情况,给环境监测人员增加了难度。
中国专利“CN205642896U”公开了一种湿地土壤取样装置,取土筒上设有取土孔,取土筒外表面对应取土孔的位置上设有滑动板,滑动板上端通过连接杆与提拉柄相连接,取土筒下端设有第一椎壁及第二椎壁,第一椎壁固定于取土筒下端,第二椎壁通过第一销钉铰接于取土筒下端;第二椎壁外表面设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通过第二销钉与第二拉杆相铰接,第二拉杆上端设有拉环;椎壁内壁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pH传感器,手压柄上设有LED液晶显示器及单片机,传感器与单片机相连接,单片机与LED液晶显示器相连接,但是该装置不能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同时取土,使得对湿地进行研究时需要多次取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土壤取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取土装置不能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同时取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土壤取样装置,包括取土管、隔离门和伸缩杆,取土管内由隔板分成数个不同的取土室,取土室上设有取土孔,隔离门铰接在取土孔上,伸缩杆穿过隔板设在取土管内,伸缩杆与隔离门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两端与隔离门和伸缩杆通过铰链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取土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隔离门通过高韧性塑料板铰接在取土孔上,高韧性塑料板的材质为聚丙烯板、尼龙工程塑料板或硅胶板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伸缩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弹簧座,弹簧座与钻头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内螺套和操纵杆,内螺套的外侧与取土管通过螺纹连接,内螺套的中间与操纵杆通过螺纹连接,操纵杆通过内螺套安装在取土管内,操纵杆的上端焊接有转盘,操纵杆的底端为球形头,球形头设在伸缩杆上的球形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传感器组和土壤检测仪,传感器组设在取土管上的取土室内,传感器组与土壤检测仪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和盐分传感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取土管内设有不同高度的取土室,并在取土室上铰接有隔离门,使得取土管下压时隔离土壤进入,取土室下压深度确定时,打开隔离门取土,从而保证了取土管提取到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相对于传统技术,简化了土壤取样的步骤,提高了取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土壤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文洁,未经孙文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7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