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接式软连接铜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5424.2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2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盈;雷良育;丁振华;周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33256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梨华;余其岳 |
地址: | 31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排 锁紧扣 通孔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安装块 跨接部 锁紧带 抱箍 软连接 跨接 电池组 穿过 本实用新型 侧面固定 啮合连接 上端面 外螺纹 多块 多片 两组 铜片 叠加 收尾 相距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连接铜排,公开一种跨接式软连接铜排,包括铜排,铜排由多片相互叠加的铜片组成;铜排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跨接部,跨接部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都设有抱箍,抱箍包括锁紧带、锁紧扣和安装块,安装块上设有第一通孔,锁紧扣上设有第二通孔,锁紧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锁紧扣的侧面固定连接,锁紧带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与锁紧扣啮合连接,安装块的上端面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外螺纹。本铜排通过跨接部从而能将两组相距较远的电池组连接在一起,取代了传统多块铜排收尾相连来实现跨接,节省了材料,安装更加的便利,铜排通过抱箍进行阶段固定,铜排固定更加的牢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连接铜排,尤其涉及一种跨接式软连接铜排。
背景技术
铜排用于连接现在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上,有些连接电池组跨度比较长,现在的铜排都较短,需要一个一个连接后才能够使用,这种连接方式成本高,且连接处的牢固性差,容易发生松动,例如申请号:201711031888.5,发明名称:一种复合导电铜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软件连接铜排不能实现远距离跨接的缺点,提供一种跨接式软连接铜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跨接式软连接铜排,包括铜排,铜排由多片相互叠加的铜片组成;铜排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跨接部,跨接部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都设有塑料制成的抱箍,跨接部也设有多个抱箍,跨接部上相邻的抱箍间距相同,抱箍包括锁紧带、锁紧扣和安装块,安装块上设有第一通孔,锁紧扣上设有第二通孔,锁紧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锁紧扣的侧面固定连接,锁紧带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与锁紧扣啮合连接,安装块的上端面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外螺纹。本铜排通过跨接部从而能将两组相距较远的电池组连接在一起,取代了传统多块铜排收尾相连来实现跨接,节省了材料,安装更加的便利,铜排通过抱箍进行阶段固定,铜排固定更加的牢靠。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第三折弯部垂直于跨接部,第二折弯部垂直于第三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平行并垂直于第三折弯部,第一折弯部一端与第二折弯部贴合,第二折弯部上安装有抱箍。第一连接部处在跨接部的上方,跨接部不走电池组上方,跨接部隐藏在电池组侧面,从而使得电池组上端面线路更加的整齐明了;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用于改变第一折弯部的安装位置,保证第一折弯部上的安装孔能够顺利的与电池组上的电极端连接。
作为优选,第二连接部包括第四折弯部、第五折弯部、第六折弯部和第七折弯部,第四折弯部与跨接部垂直连接,第五折弯部一端与第四折弯部贴合连接,第五折弯部另一端与第六折弯部贴合连接,第四折弯部和第六折弯部朝向相同,第七折弯部与第六折弯部垂直连接,第七折弯部朝向第一连接部。当两组电池组之间有高低差时,第二连接部能够连接低位的电池组,第四折弯部、第五折弯部和第六折弯部用于改变第七折弯部的安装位置,保证第七折弯部上的安装孔能够顺利的与电池组上的电极端连接。
作为优选,第三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朝向相同。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跨接部上都套有橡胶套。由于软连接铜排大部分都为柔性,铜排由多片铜片叠加而成,橡胶套将所有的铜片聚集在一起,保证了铜排的整体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铜排通过跨接部从而能将两组相距较远的电池组连接在一起,取代了传统多块铜排收尾相连来实现跨接,节省了材料,安装更加的便利,铜排通过抱箍进行阶段固定,铜排固定更加的牢靠。跨接式软连接铜排具备跨接范围大、跨接部分位置稳定、成本低等特点,在大容量、续航里程长的电池模组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54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排软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连接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