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氮气供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2658.1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1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永;蒋大明;郭焕琦;张波;张翼龙;赵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17C13/04;F17C13/02;F17D1/04;F17D3/01 |
代理公司: | 37230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增发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压 氮气 氮气系统 液氮罐 氮气供应系统 管路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 氮气管网 人工操作 稳定运行 自动稳压 自动泄压 此系统 阀门组 制氮机 稳压 能耗 保证 优化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氮气供应系统,利用原有液氮罐、新增制氮机以及原有氮气管网,通过增加阀门组及优化管路连接方式,实现氮气系统稳压及液氮罐自动泄压,以及泄压氮气收集利用。此系统在保证氮气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减少泄压氮气的浪费,有效降低氮气能耗,另一方面自动稳压及泄压,提高切换、泄压的效率,同时防止氮气系统串入其他气体,保证用气点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氮气供应系统,涉及材料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企业使用的氮气供应系统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单纯利用液氮罐供气,此供气系统优点是供气稳定,操作维护相对简单,但缺点是液氮使用成本较高,并且需要定期补充液氮;第二类是单纯利用制氮机供气,此供气系统优点是氮气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用气量大用气点分散的企业优势较显著,缺点是系统供气稳定性相对较差,设备存在故障停机停气的风险,尤其是进口制氮设备对于电网稳定性要求较高,经常出现因电网波动造成的停机影响稳定供气;鉴于以上两类系统的特点,目前对于用气量较大的企业开始采用第三类方式,既以制氮机为主液氮罐为备用的供气系统,优点是既能保证系统稳定供气,同时氮气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此套系统操作要求相对增加,制氮机与液氮罐的切换需要人工操作,并且液氮罐长期备用,因其固有的自蒸发量致使液氮罐内压力会逐渐升高,需人工定期泄压,且常年备用泄压氮气量较大,存在一定的浪费,并且人工切换、泄压操作的滞后性存在一定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或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压效果安全可靠、成本低、节约氮气能耗、节省人员操作、对环境无污染、改造简单的制氮机为主液氮罐为备用的氮气供应系统,本系统是利用原有液氮罐、新增制氮机以及原有氮气管网,通过增加阀门组及优化管路连接方式,实现氮气系统稳压及液氮罐自动泄压,以及泄压氮气收集利用。此系统在保证氮气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减少泄压氮气的浪费,有效降低氮气能耗,另一方面自动稳压及泄压,提高切换、泄压的效率,同时防止氮气系统串入其他气体,保证用气点安全。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这一种氮气供应系统,包括一个制氮机,制氮机的出口连接主管路,每个用气点配备一个液氮罐,其特征在于,每个用气点还配备第一汽化器和第二汽化器,液氮罐的出液口通过液氮罐液氮出口阀和第一汽化器进口阀与第一汽化器的进口相连;液氮罐的出液口通过液氮罐液氮出口阀和第二汽化器进口阀与第二汽化器的进口相连;第一汽化器和第二汽化器的出口并联后连接第一支路止回阀、汽化器减压阀、第二支路止回阀和液氮罐供气截止阀形成第一支路;液氮罐的回气口连接液氮罐泵回气阀、背压阀、泄压安全阀、泄压截止阀和泄压止回阀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后通过氮气管网截止阀与主管路相连、通过第一用气点止回阀、用气点减压阀和第二用气点止回阀与每个用气管路相连。第一、第二汽化器是液氮罐内液氮汽化为氮气,供用气点使用;设置两套互为备用切换使用,确保汽化效果。
进一步地,每个用气点配备一个液氮直供管路,液氮直供管路通过液氮管路截止阀与第一汽化器和第二汽化器的进口并联。与汽化器并联液氮直供管路,供用气点使用液氮。
进一步地,每个用气管路上配备一个气压表。使用过程中通过压力表示数调整减压阀至适合用气点要求的压力,同时利于日常检查氮气系统的运行情况。
进一步地,汽化器减压阀的工作压力略低于制氮机的产气压力,背压阀的工作压力略高于制氮机的产气压力,汽化器减压阀工作压力略低于制氮机产气压力,保证优先以制氮机产气为主,正常产气时,液氮罐汽化器不工作,节约液氮用量;背压阀的工作压力略高于制氮机的产气压力,保证液氮罐内压力大于设定值时,背压阀能自动开启实现泄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2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