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部引流袋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82364.9 | 申请日: | 201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5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冉建容;许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周维锋 |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部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头部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架和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外层支撑架和内层支撑架,外层支撑架与内层支撑架滑动连接,外层支撑架和内层支撑架的内表面均设有滑槽;内层支撑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弧形块,弧形块内开设有第一滑孔,第一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内层支撑架的滑槽内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架固定安装有若干挂钩;外层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通孔和第二滑孔,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压块,第一滑块能够在第二滑孔内伸入或伸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头部引流袋固定装置,以方便快捷地调整引流袋的高度,避免固定在头部引流袋固定装置上的引流袋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头部引流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神经外科手术日益增多,医务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后身上的引流管较多,不同部位的引流管对引流袋的高度有不同要求。侧卧位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床头一般要抬高15°到30°,而在脑室引流的过程中,引流袋的高度就非常重要,关系到颅内压力高低的改变,不恰当的引流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危及生命,从而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当引流袋需要放置在患者的头部时,常用胶布把引流袋固定在引流袋固定装置上,然而,现有引流袋固定装置上的引流袋常常不易被固定,并且引流袋放置的高度达不到要求,在床头升高或降低后,引流袋容易滑落,从而严重影响对患者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头部引流袋固定装置,以方便快捷地调整引流袋的高度,避免固定在头部引流袋固定装置上的引流袋脱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部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架和支撑架,所述底座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外层支撑架和内层支撑架,外层支撑架的外表面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外层支撑架的一端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内层支撑架套设在外层支撑架内,并能相对外层支架轴向滑动;所述外层支撑架和内层支撑架的内表面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支撑架的轴向延伸,内层支撑架的滑槽内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固定安装有若干挂钩,内层支撑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位于内层支撑架中靠近底座的一端,且插装于外层支撑架的滑槽内,所述弧形块面向滑槽的面上凹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孔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外层支撑架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从滑槽的槽面向外层支撑架外表面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孔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远离底座的一端并贯通外层支撑架,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压块,第二滑孔内滑动设置有楔块,所述压块位于通孔内的一端能够抵接到楔块的楔形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把底座安装在床头上,引流袋放置在挂钩上进行固定,当需要调整引流袋的高度时,拉动内层支撑架,内层支撑架外表面的弧形块在外层支撑架的滑槽内滑动上升,当弧形块上升到外层支撑架的顶部时,弧形块位于第二滑孔的开口处,此时,第一滑块受到弹簧的弹力滑入到第二滑孔内,第一滑块对内层支撑架进行支撑,使得引流袋的高度上升;当需要降低引流袋的高度时,按动压块,压块受到压力向下移动,压块推动楔块向第一滑块的方向滑动,把第一滑块压入到弧形块内,弧形块受到重力的影响向下移动,从而降低了引流袋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外层支撑架与内层支撑架之间套设有轴向滑动的中层支撑架,外层支撑架、内层支撑架和中层支撑架的高度相同,中层支撑架的顶部与外层支撑架的顶部相同,中层支撑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与内层支撑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相同。
增加中层支撑架,在调整引流袋的高度时更加灵活,使得头部引流袋固定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高度相同的外层支撑架、内层支撑架和中层支撑架,在调整引流袋的高度时更方便快捷,避免引流袋放置的高度存在偏差。
进一步,所述中层支撑架设置有多层,各层中层支撑架依次滑动套接,最内层的中层支撑架与内层支撑架滑动连接,最外层的中层支撑架与外层支撑架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2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放射治疗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下肢肿瘤放射治疗摆位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