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走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2114.5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8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峰;吕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峰;吕顺清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7000 陕西省铜川市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助力器 | ||
本实用新型一种行走助力器,包括n形支架,支架内从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有水平旋转轴a和旋转轴b,旋转轴a上固定有助力板a,旋转轴b上固定有助力板b,支架底部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脚踏板a和脚踏板b,脚踏板a与旋转轴a之间通过连接件a固定连接,脚踏板b与旋转轴b之间通过连接件b固定连接,脚踏板a和脚踏板b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脚的固定带c。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脚踏板、旋转轴、助力板和连接件来协助人的行走,减少人们步行所需消耗的能量,节省了体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助力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走助力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世界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据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巨大的人口基数的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困扰整个社会的严重问题。许多老人的体能下降和下肢肌力减退,无法正常上下楼梯或者行走,可能导致卧床不起,引发骨质疏松、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一系列疾病。
另外,据统计,2006年我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约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其中肢体残疾为2412万人,占29.07%。因为缺少移动辅具,许多失能老人和功能障碍者只能长期卧床,生活自理能力差,日常生活需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完成,生活质量难以保障。行走助力器也可以用于军事、消防、搬运等方面。利用无动力行走助力器,增强士兵的体力,降低士兵自身的能量消耗,提高其机动性,增强行走耐力;紧急营救人员也可以借助行走助力器背负重物穿越遍布瓦砾、碎片和崎岖不平的路面等轮式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家具搬运工、建筑工人、快递人员等也可借助行走助力器轻松、安全地搬运重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走助力器,减少人们行走所需消耗的能量,节省用户体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走助力器,包括n形支架,支架内从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有水平旋转轴a和旋转轴b,旋转轴a上固定有助力板a,旋转轴b上固定有助力板b,支架底部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脚踏板a和脚踏板b,脚踏板a与旋转轴a之间通过连接件a固定连接,脚踏板b与旋转轴b之间通过连接件b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在于,
支架由两节竖直可伸缩支撑架A和一个n形支撑架B组成,支撑架A顶部与支撑架B底部铰接连接。
支撑架A由上支撑架、中部弹簧和下支撑架依次拼接组成。
支架外侧从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有腰带、大腿固定带a和小腿固定带b。
助力板a固定在脚踏板b正上方,助力板b固定在脚踏板a正上方。
连接件a包括外钢丝绳a和内钢丝绳a,所述连接件b包括外钢丝绳b和内钢丝绳b。
外钢丝绳a和内钢丝绳a逆时针缠绕固定在旋转轴a上,外钢丝绳b和内钢丝绳b逆时针缠绕固定在旋转轴b上。
连接件a包括竖直下拉杆a和上拉杆a,上拉杆a由杆c和杆d固定连接组成,杆c顶部固定在旋转轴a上,杆d下端与下拉杆a顶端铰接连接,杆c与杆d的夹角为锐角。
连接件b包括竖直下拉杆b和上拉杆b,上拉杆b由杆e和杆h固定连接组成,杆e顶部固定在旋转轴b上,杆h底部与下拉杆b铰接连接,杆e与杆h的夹角为锐角。
支架顶部设置载物架,支架侧面设置有折叠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脚踏板、旋转轴和连接件来协助人的行走,使用户在行走时,一只脚向下踩踏,其自身重力通过连接件转变为另一条腿向前迈进的动力,减少人们步行所需消耗的能量,节省了体力;通过采用支架和载物架,行走过程中,可将货物直接悬挂在载物架上,增加了人们行走过程中的负载能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峰;吕顺清,未经李俊峰;吕顺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2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诊断智能镜用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噪音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