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防逆流引流袋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81960.5 | 申请日: | 201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韩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 地址: | 4025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逆流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防逆流引流袋,包括袋子,所述袋子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缠绕柱,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底端设置有流通块,所述流通块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于缠绕柱表面,所述流通块远离固定板的底端一侧设置有流通管,所述流通管的端点连通于袋子内部,所述流通管内部活动设置有悬浮柱,所述悬浮柱的内部设置有流通槽,所述流通管的两侧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袋子的表面设置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内部设置有密封块,所述检测孔内部两侧设置有流通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不仅可以避免液体回流,且防止连接管过长脱落,减少连接管与外界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防逆流引流袋。
背景技术
胸腔和腹腔积液是临床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全国每年该病患者应在数千万人以上,引流术是目前胸水和腹水治疗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胸、腹水引流袋是胸、腹腔引流装置的重要医疗器。
现在的防逆流引流袋存在以下不足:
1、现在的防逆流引流袋在使用时由于引流管过长,导致患者翻身活动时容易使引流管脱出;
2、现在的防逆流引流袋在给患者使用时容易出现回流,这样容易导致出现感染发炎等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防逆流引流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患者翻身活动时容易使引流管脱出,容易出现回流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防逆流引流袋,包括袋子,所述袋子的顶端通过粘连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通过焊接均匀设置有缠绕柱,所述固定板的两侧通过焊接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底端通过粘连安装有流通块,所述流通块的顶端通过插入粘连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活动缠绕连接于缠绕柱表面,所述流通块远离固定板的底端一侧一体式安装有流通管,所述流通管的端点连通于袋子内部,所述流通管内部活动安装有悬浮柱,所述悬浮柱的内部开设有流通槽,所述流通管的两侧通过钻孔开设有出水孔,所述袋子的表面钻孔开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内部通过螺纹转动安装有密封块,所述检测孔内部两侧通过钻孔开设有流通孔,所述密封块的侧面通过焊接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袋子外侧安装有检测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通过合页安装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端点通过轴承安装有卷杆,所述袋子远离固定板的一侧粘连连接于卷杆表面。
优选的,所述悬浮柱的顶端两侧通过一体式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活动连接于出水孔。
优选的,所述检测管的表面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流通孔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检测管的端点通过钻孔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柱插入安装于连接槽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缠绕柱,使连接管可以缠绕在缠绕柱上,且盖上盖板防止连接管脱落,防止连接管过长,减少连接管与外界接触,减少连接管挂住等现象;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管把液体输送带流通孔内,通过出水孔把液体排向流通管内部,通过悬浮柱开设的流通槽使液体进入到袋子内部,通过悬浮柱两侧设置的挡板,当袋子内液体储满或者回流时,液体会流进连接管内带动悬浮柱上升,使流通槽无法进行流通,且挡板挡住出水孔,这样可以避免液体回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防逆流引流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防逆流引流袋中流通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防逆流引流袋中检测孔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19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管架
- 下一篇:一种洗碗机的风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