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智能电容补偿模组自然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79417.1 | 申请日: | 201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2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义;于风华;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益峰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21207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乃力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开关组 后面板 前面板 树脂板 上罩 散热孔 底座 底板 自然冷却装置 自然散热冷却 热流通道 上下两层 箱体结构 智能电容 安装孔 补偿模 上面板 一体化 | ||
一体化智能电容补偿模组自然冷却装置,包括底板、开关组、电容器、上罩、前面板、后面板、树脂板,其特征在于:开关组和电容器分成上下两层,电容器上面是开关组层,开关组固定在树脂板的安装孔上,电容器固定在底座上,再将开关组安装到电容器上,前面板和后面板与树脂板和底座固定,上罩紧紧的盖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上,上罩上开有散热孔。利用箱体结构和上面板上开散热孔,形成热流通道,达到自然散热冷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集成一体化模组的散热领域,确切地说是一体化智能电容补偿模组自然冷却装置,用于一体化智能电容模组的散热,以解决集成装置的温升,使它能够在不用强制冷却的前提下满足集成装置的温升标准和设计寿命的要求。
背景技术
电器产品散热是非常重要的,以电脑主机箱为例,电脑主机箱为了散热必需要加装散热风扇,以确保主机温升低于标准值,以满足主机的设计寿命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电容补偿模组自然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发热体有:1、电器本体发热。 2、投切开关发热,发热的结果导制空气流动,高温气体上升。我们利用热力学的原理和电器元器件发热的量以及位置分布,设计上罩的深度与上罩上开散热孔,利用元器件发热和主体安装位置与上罩形成了热风循环通道,来达到散热的目的。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体化智能电容补偿模组自然冷却装置,包括底板、开关组、电容器、上罩、前面板、后面板、树脂板,其特征在于:开关组1和电容器2分成上下两层,电容器2上面是开关组层,开关组1固定在树脂板3的安装孔上,电容器2固定在底座4上,再将开关组1安装到电容器2上,前面板5和后面板6与树脂板3和底座4固定(见附图7),上罩7紧紧的盖在前面板5和后面板6上,上罩7上开有散热孔8。2~8电容器组成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箱体结构和上面板上开散热孔,形成热流通道,达到自然散热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智能电容模组的结构图。
图2是实用新型一体化智能电容模组上罩开孔图。
图3是实用新型一体化智能电容模组环氧树脂板打孔图。
图4是实用新型一体化智能电容模组开关固定在树脂板上的图。
图5是实用新型一体化智能电容模组电容固定在底座上的图。
图6是实用新型一体化智能电容模组开关组安装到电容组装体上的图。
图7是实用新型一体化智能电容模组安装前后面板的图。
图8是实用新型一体化智能电容模组安装上罩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智能电容模组底板安装电容器,分补20.10共补3*20+3*10,电容器是模组的两大发热源之一。电容发出来的热量导致气流上升,进入上罩内,电容器上面是开关层,开关是模组的第二发热源,开关层本身在上罩内,因为上罩上表面开孔如图,热量在上罩内就会行程有下到上,最后从散热孔出去的气流通道。连续工作时热量持续产生,会在上罩内产生自下而上的热气流,热量通过气流散
出模组体内实现模组自己散热的目的。
装配过程及分解的装配图
如图所示,第一步上罩开孔(13*8个φ8.5)。
如图所示,第二步环氧树脂板打孔。
如图所示,第三步将八组开关固定在树脂板上。
如图所示,第四步将电容器固定在底座上。
如图所示,第五步将开关组安装到电容组装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益峰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益峰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9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车的散热系统
- 下一篇:水冷式汽车电路板散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