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序电流变换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8331.7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7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蒋千枝;叶利锋;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彼爱琪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40;H01F27/02;H02M7/217;G01R19/00;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3116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序电流 转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 零序继电器 信号线连接 变换模块 二次线圈 环氧树脂灌封 零序电流互感 工作可靠性 零序互感器 动态阻抗 防尘效果 后续监测 输出引线 有效解决 次铁芯 转换 元器件 导通 关断 防水 输出 | ||
1.一种零序电流变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序电流变换模块包括:外壳、二次零序电流转换电路、二次铁芯、二次线圈、二次输出引线、安装底板和灌封环氧树脂;
所述二次零序电流转换电路、所述二次铁芯、所述二次线圈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二次线圈绕制在所述二次铁芯上;所述二次线圈的输入端套在被检测零序电缆上,所述二次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次零序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接口连接;所述二次零序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二次零序电流转换为二次动态阻抗信号;所述二次输出引线的输入端与所述二次零序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二次输出引线的输出端引出至所述外壳外部;所述安装底板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二次线圈之间,用于固定所述零序电流变换模块和外部安装孔的相对位置;所述灌封环氧树脂填充在所述外壳内部,用于固定所述零序电流变换模块内部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所述各零部件包括所述二次零序电流转换电路、所述二次铁芯、所述二次线圈、所述二次输出引线及所述安装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序电流变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零序电流转换电路包括印刷电路板,印制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以及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调整电阻、整流桥、采样电阻、RC电路、稳压二极管、场效应管和瞬态抑制二极管;所述调整电阻并联在所述输入接口的1号输入口和2号输入口之间;所述整流桥的3号引脚与所述输入接口的1号输入口连接;所述整流桥的1号引脚与所述输入接口的2号输入口连接;所述采样电阻并联在所述整流桥的2号引脚和4号引脚之间;所述RC电路分别与采样电阻和所述稳压二极管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2号引脚;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1号引脚;所述场效应管的3号引脚与所述场效应管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4号引脚与所述场效应管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5号引脚与所述场效应管的6号引脚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7号引脚与所述场效应管的8号引脚连接;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并联在所述场效应管的7号引脚和8号引脚之间;所述输出接口的第一输出口与所述场效应管的7号引脚连接;所述输出接口的第二输出口与所述场效应管的8号引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序电流变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RC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采样电阻并联;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2号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稳压二极管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序电流变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外壳通孔;所述被检测零序电缆从所述外壳通孔处贯穿入所述外壳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序电流变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包括凸形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凸形底板两侧的两个安装脚;所述凸形底板位于所述外壳内部;两个所述安装脚位于所述外壳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序电流变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零序电流转换电路位于所述二次铁芯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彼爱琪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彼爱琪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83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输电网变压设备的电压互感器
- 下一篇:一种无局放户外组合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