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线型鼻肠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7967.X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4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建三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09;A61M25/098 |
代理公司: | 34148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002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肠管 柔性导线 蓬松 推送 幽门 蠕动 导丝 本实用新型 安装操作 患者胃肠 十二指肠 装置结构 脱出 肠液 多股 粘滞 痛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导线型鼻肠管,通过设置头部收紧,尾部蓬松的柔性导线,此鼻肠管在符合患者胃肠道蠕动生理,通过依靠多根尾部蓬松的柔性导线分别同时通过自身蠕动来增加进入幽门的几率,并大大减少了柔性导线进入幽门的时间;且通过多股柔性导线在进入十二指肠后由于其蓬松的结构与肠液交织,大大提高了对整个导丝的引导端的粘滞力,大大减少在鼻肠管推送时,导丝容易从幽门中脱出的情况,使得鼻肠管的推送更加顺畅,大大提高了鼻肠管的有效推送,减少患者的痛苦。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使用方便,设计合理,结构新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导线型鼻肠管。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鼻肠管置入方式有X线透视下鼻肠管置入,并从通过胃部下端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及空肠,由于幽门出口狭窄,置入困难较大;且同时存在射线相关风险,胃镜引导下鼻肠管置入,需行胃镜下操作,费用高,且危重患者风险较大。为最大限度贴合患者生理状态减少各种操作对患者带来的风险,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设计出符合患者胃肠道运动生理运动的导线型鼻肠管,适合胃肠道蠕动功能正常或偏差且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鼻肠管置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导线型鼻肠管,通过设置头部收紧,尾部蓬松的柔性导线,符合患者胃肠道蠕动生理,可实现鼻肠管的有效推送。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导线型鼻肠管,包括鼻肠管、导丝和柔性导线;所述鼻肠管的管体头端设有卡接头;所述鼻肠管的管体末端侧壁上设有开孔;所述导丝的引导端在所述鼻肠管的管体内做抽拉运动;所述导丝的操作固定端通过与所述卡接头抵接限位,来实现所述导丝在所述鼻肠管内运动的限位;多根所述柔性导线的头端均与所述引导端的末端固定连接;多根所述柔性导线的头部周向捆扎收紧成一整体线束结构,且多根所述柔性导线的尾端为多根线束的蓬松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鼻肠管为不透X光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鼻肠管为硅胶或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丝的长度小于所述鼻肠管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导线为多股羊肠线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固定端的尺寸大于所述鼻肠管的内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导线整体长度为20-30cm。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导线的头端设在所述鼻肠管内,且固定设在距离所述引导端的末端向后的3cm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鼻肠管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鼻肠管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还设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头部收紧,尾部蓬松的柔性导线,此鼻肠管在符合患者胃肠道蠕动生理,通过依靠多根尾部蓬松的柔性导线分别同时通过自身蠕动来增加进入幽门的几率,并大大减少了柔性导线进入幽门的时间。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多股柔性导线在进入十二指肠后由于其蓬松的结构与肠液交织,大大提高了对整个导丝的引导端的粘滞力;同时大大减少在鼻肠管推送时,导丝容易从幽门中脱出的情况,使得鼻肠管的推送更加顺畅,大大提高了鼻肠管的有效推送,减少患者的痛苦。
3、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使用方便,设计合理,结构新颖。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建三,未经何建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79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内科护理喂水器
- 下一篇:一种呕吐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