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浇筑振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7136.2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5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崔苗苗;李波;李世长;李彦杰;董宏伟;张立志;甄国锋;李维;王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建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6 | 分类号: | E04G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过渡板 传导 本实用新型 换位装置 限位槽 振动板 吊臂 格栅 立柱 混凝土内部结构 混凝土浇筑 拉绳自由端 挂钩 对称固定 振捣装置 振动电机 挂环 铰接 拉绳 提手 相配 振捣 混凝土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振捣装置,包括传导部分、设在传导部分上的振动部分和辅助换位装置。传导部分包括振动板、设在振动板上的格栅和设在格栅上的过渡板。振动部分包括放置在过渡板上的底板和设在底板上的振动电机。过渡板上对称设有提手和限位槽,底板位于限位槽内。辅助换位装置包括固定在过渡板上的立柱、铰接在立柱上的吊臂、设在吊臂一端的拉绳、设在拉绳自由端上的挂钩和对称固定在底板上且与挂钩相配的挂环。本实用新型用于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和不会破坏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振捣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振捣装置。
背景技术
用混凝土拌合机拌和好的混凝土浇筑构件时,必须排除其中气泡,进行捣固,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上述对混凝土消除气泡、进行捣固的过程即为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其实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的适当时间,重新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有很多优点,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或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节约水泥用量,而且可以 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防渗性,消除混凝土由于沉陷产生的裂纹和细缝。据有关实验表明,二次振捣,可使钢筋握裹力增加1/3,28d强度增加10%-15%,在保持强度不变的前提下节约水泥用量15%左右。
目前的水泥振捣多采用插入式振捣设备,适合在浇筑的同时进行振捣。二次振捣时混凝土已经开始凝固,此时使用插入式振捣设备会破坏混凝土结构,影响混凝土质量,特别是二次振捣时由于无法观察到混凝土内的钢筋和预埋件,很容易出现碰触并造成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二次振捣的混凝土浇筑振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浇筑振捣装置,包括传导部分和设在传导部分上的振动部分;
所述传导部分包括振动板、设在振动板上的格栅和设在格栅上的过渡板;
所述传导部分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所述振动部分包括放置在过渡板上的底板和设在底板上的振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间接接触的振捣方式,振捣过程中,振动电机产生的振动通过传导部分传递给下方的混凝土,传导部分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大,能够将振动均匀的传递给下方的混凝土,振动更加均匀并且不会破坏混凝土的结构。传导部分采用了夹层式的格栅结构,在保证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重量,方便搬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板上对称设有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搬运过渡板时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板上设有限位槽;
所述底板位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能够起到一定的阻拦作用,避免底板在随振动电机工作的过程中从过渡板上滑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的深度为五到十毫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够保证工作时底板不会从过渡板上滑落,又能够保证移位时能够顺利的的从限位槽内将底板拉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底面上设有滚轮;
所述限位槽的底面上设有与滚轮相配的沉槽;
所述沉槽的深度大于滚轮最低点与底板底面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位置时滚轮能够有效降低底板与地面或者过渡板之间的摩擦力,移动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建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建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7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